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研究——专访邓纯东-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RSS

理论

访谈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研究——专访邓纯东

章正 杜沂蒙
2019-03-11 08:01:45  来源: 中国青年报

  3月4日,对于邓纯东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平时给学生讲课的他,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原党委书记、院长、博士生导师的邓纯东,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课”。他坦言,这堂课,自己收获很大,思考和启发也不少。

  这天下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

 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获取研究的营养

  “我们做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立足于什么样的基础?要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做研究? ”习近平同志提到,研究工作要与时代同步伐。邓纯东认为,首先就要紧扣时代主题。我们时代的主题就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的学术研究与时代同步伐,就要紧扣这个时代主题,回应这个时代给我们提出的问题,为推动时代主题的发展做学问。

  以自己的研究领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例,他认为,研究的课题立项、研究内容、包括研究成果,都要立足于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使研究成果真正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相呼应,为实现这个伟大任务服务,不能离开这样的根基。

  那么,学术研究工作,又是为了什么?邓纯东说:“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是党领导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根本工作宗旨就应该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根本工作的中心,就应该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学术研究导向。”

  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很重要的一个内容。总书记多次阐述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强调人民是历史的主人,是历史前进的推动者,是共产党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人民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决定了所有的事情要不要做、怎么做的标志。

  邓纯东表示,具体到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就是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学术研究方向、学术研究导向,即要落实总书记讲话提出的明确要求,“我们的研究一定要着眼于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关注的实践问题,要回应人民群众的普遍关切。”同时,学者的研究方法,也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工作,不能只在书斋里,把自己关在大楼,把自己与实践和人民隔离开。

  邓纯东回忆,在座谈中,习近平总书记告诉大家,要走出象牙塔,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一线,人民群众的实践之中获取研究学问的营养。“真正要做出有水平的研究成果,就一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接地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不能沉浸在自己简单的小圈子里互相循环、自娱自乐。这样很难使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出成果。”邓纯东说。

  他认为,一定要打开界限,融入到人民群众之中,在实践中和人民群众对话,与人民群众交往,从人民群众关切的问题,从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从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的感悟里得到启发,吸收营养,研究才能够出成果,真正做到像习总书记说的那样,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方案。

  他借用总书记举的一个例子,“这就类似于给人看病开处方,只有把脉把准了,处方才能开准,建议性的方案才能够有效准确。”这就必须要落实习总书记的要求,到人民群众中去。

 要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

  这次座谈中,习近平同志强调要以精品奉献人民,要尽量出大作,出千古名篇。什么是精品?邓纯东理解,首先成果是对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有较大影响,乃至在全国、全世界内有很大影响力,引起较大的反响。能够科学说明现实,解释现象,指导人们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促进社会进步,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的检验的成果,这叫精品,这叫大作。“要出这样的精品和大作,一定要落实总书记指出的以精品奉献人民”。

  邓纯东认为,比如1978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样的作品,才是精品名篇,是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精品。“我们的研究者,要把这个作为标杆,才符合总书记的要求”。

  他说,研究者必须树立精品意识,把心思放在创作精品上。“只想出数量,尽快成名成家,是出不了精品的。”要出精品,要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更重要的是要用明德引领风尚。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者,“明大德”就是要有理想、有情怀、有担当。这个理想就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就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没有这样的理想,就没有方向。

  “习总书记多次讲家国情怀,是一个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一个共产党员对于民族、国家、人民前途命运的关心、关怀,是把个人的业务工作、专业研究和民族、国家、人民连在一起的一种思想感情、一种胸怀。”邓纯东说,有了这样的胸怀,才能有担当。

  他解释,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担当就是写的文章、写的书,都要为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起积极建设作用,“要担这个历史性的重任。要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推动改革发展,解决实践中的一些问题;要敢于直面问题,科学地分析问题,勇于担当地提出对党和国家事业有益的建设性意见。”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用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要自珍自重,要讲品位,要讲格调。”邓纯东看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条件下,有一些人把钱看得太重,出现了拜金主义,金钱至上。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绝不能使自己的学术研究工作搞成金钱至上、拜金主义。要自尊自重,要讲品位,要反对拜金主义,要反对金钱至上,要有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人文情怀、精神价值的坚守。

  邓纯东说:“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研究工作、学术产品,不充满铜臭气,所有的学术工作,真正具有崇高的精神价值。”

编辑: 张苇柠

书库

工运

  • “关爱劳动者职业健康就是保护生产力”

    3月9日,在总工会界别小组讨论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孙承业委员讲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某大型跨国企业8年前设立了一个独立机构——健康服务部代表委员们注意到,近年来,有关部门和各地在职业病防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职业病危害的源头治理和专项整治力度不断加大

  • 把握工会组织的新使命新担当

    观点提示:习近平总书记同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我国工运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产业工人队伍的壮大与发展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事关我国制造强国战略等目标的实现,已成为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2017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简称《改革方案》)

  • 产业升级用人观念更要升级

    观点提示:每年农历新年过后又迎来招工密集期。近日,一则“年轻人宁送外卖不去工厂”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消息称真心实意地提高求职者的待遇。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工资待遇无疑是求职者在选择职业过程中考虑的重要因素。

  • “稳就业”的发力点在哪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提振市场信心,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稳就业”目标的多元化就业是民生之基。中央提出,把稳定就业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在新形势下,“稳就业”的目标更为多元,既要确保失业率处于充分就业水平

访谈

文献

  • 改造思想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英雄王杰的共产主义思想改造观

    编者按:王杰,原济南军区装甲兵某部工兵一连班长,是我党我军历史上一位杰出的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1965年7月14日王杰,牺牲时年仅23岁,入伍不到4周年,被誉为雷锋式的伟大共产主义战士。入伍后他很快加入了共青团,并连续三年被评为“五好战士”

  • 徐特立入党:一本没有字的教科书

    徐特立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被称为“延安五老”之一,他的一生都与革命和教育事业有关。1927年5月徐特立1877年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备尝贫寒之苦中,逐渐成长成为一名进步的知识分子,走上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