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嘉宾访谈-正文
“舌尖”有了电影纪录片,艺术总监陈晓卿畅谈背后故事
用美食向传统致敬
//m.auribault.com 2016-01-08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更多

  由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导演陈磊、邓洁、李勇执导的“舌尖”系列又一部新作,电影纪录片《舌尖上的新年》7日在全国上映。看完电影走出影院,观众们一个个都在喊饿,有人惊叹:“电影院里看‘舌尖’太过瘾了!那五花肉入锅炸的时候都像是从你脑后入锅似的!”

  从电视荧屏到大银幕,从寻常菜肴到除夕家宴,影片的艺术总监陈晓卿说,“舌尖”系列想要表达的绝不仅仅是美食。

  用美食记录一些正在消逝的习俗

  记者:这部电影是以什么标准选择食物的?

  陈晓卿:有3个标准:一是要有传承,是祖先留下来的东西;二是确实好吃,不好吃的东西必须淘汰;三是要有鲜明的地域专属特性,要体现当地风物人情。电影中没有出现饺子,就是因为全中国都在吃,它的地域专属特性不强。

  记者:食物背后,这部纪录片想表达什么?

  陈晓卿:其实从《舌尖1》《舌尖2》都可以看到,我们从最乡野、最原始的地方寻找最新鲜的食材,用最传统的方式进行烹制,因为食物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礼俗秩序,是一种特别的载体。我们希望用一种虔诚的态度把这些正在消逝的习俗和传统记录下来,这是善莫大焉的事。

  记者:从电视到电影,“舌尖”的表现形式有哪些变化?

  陈晓卿:电视纪录片基本上是一分钟都不能丢掉观众,你的节奏稍微松一点观众就换频道了,拉都拉不回来;电影可调动的因素更多,可以多些抒情,把一些感性的东西化成影像。比如电影里有两处大的以音乐为主的段落都长达三四十秒。

  镜头的运用也不一样,电影不敢用太多大特写。本来导演拍来的素材里有很多大特写,我们在影院放了一下,觉得太恐怖了,坐前排的观众看完可能会有点晕船的感觉,后来全都剪掉了。

  纪录片商业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记者:IP(知识产权)现在是个热词,“舌尖”系列可以说做成了一个优质IP吗?

  陈晓卿:我不喜欢IP这个说法。IP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好内容搭在很多无聊的东西上。我们在创作的时候就是想做一个好的内容。至于是不是品牌,还要放在未来更长的时间里去检验。

  记者:“舌尖”系列对中国纪录片的产业化、商业化带来哪些影响?

  陈晓卿:最大的影响就是,它告诉大家要有信心,不是观众不好,而是我们没有做好。

  在“舌尖”之前,国内很少提到纪录片的商业化、产业化,但这其实是国外一直在做的事。从几年前制作《森林之歌》开始,我一直在做尝试。商业化、产业化是纪录片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

  一部纪录片的拍摄初衷往往决定了它采用何种叙事策略,商业纪录片的出发点就是更多地从观众的角度出发,让他们喜欢。比如对“舌尖”来说,真正的美食就在你的日常生活里,比如你吃一块藕,你能想到挖藕人有多么辛苦吗?你吃一口蜂蜜,你能想到养蜂人为了养蜂会走几千公里吗?了解后才会更加珍惜。所以,商业纪录片就是用影像传达出观众更想看到的东西。

  现在国内有很多优秀的青年纪录片导演,他们在观念、技术上对影像的把控都和国际水平非常接近。有了他们,中国的纪录片就有希望。(记者 刘阳)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