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幻灯片-正文
论长征精神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曲青山
//m.auribault.com 2016-10-24 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强渡乌江(供图:于刚)

  阅读提示:历史细节见证“长征精神”

  长征途中,英雄的红军在装备恶劣、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长驱几万里,纵横十几省,用双脚与敌人的飞机汽车竞赛,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鏖战独树镇,勇克包座,转战乌蒙山,进行重要战役战斗600多次,粉碎了上百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创造了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奇迹。

  长征途中,红34师师长陈树湘在惨烈的湘江之战中,率领全师与十几倍于己的敌人殊死激战,在突围战斗中腹部受伤,国民党军队用担架将他押往长沙时,他宁死不做俘虏,将流出来的肠子扯断而壮烈牺牲。没有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精神,红军长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

  长征途中,红二军团的贺炳炎、余秋里在战斗中胳膊负伤,都是在没有使用麻药的情况下,用锯子截肢的。贺龙还专门把贺炳炎的两块骨头捡起来包在红绸布里,用来教育官兵。他说:“看看,这就是共产党员的骨头!”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历史是不断向前的,要达到理想的彼岸,就要沿着我们确定的道路不断前进。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总书记的论述深刻阐释了伟大长征精神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之间的内在联系。

  长征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我们看历史有三个视角,即微观视角、中观视角、宏观视角;研究历史,有三个时段,即短时段、中时段、长时段。对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历史应该用宏观视角,把握历史的长时段,这样才能看得准确、看得清楚、看得明白。让我们把目光延伸到中国近代170多年历史的大背景中,延伸到95年波澜壮阔的党的历史中,这样就能更加清晰地看到长征的重要意义和历史地位。

  进入近代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近80年间,中国社会的各个阶级、各个阶层、各种政治力量都曾登上历史舞台,想挽救中国于危难之中,但都失败了。历史表明,中国的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都没有能力承担起领导中国革命的责任,不可能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成为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白色恐怖中开启了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新征程,完成了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历史性转变。党领导的革命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建立了中央革命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川陕革命根据地、陕甘革命根据地等。1933年9月,国民党当局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实行错误的军事方针,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党和红军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红二、红六军团、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也先后从长江南北各革命根据地撤出,开始了悲壮而伟大的长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征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斗争的新的伟大进军。这一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是一次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

  第一,长征大大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伟大,之所以站得高,看得远,是因为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党一成立就确定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但是,要做到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历史上,以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曾给党和党的事业带来消极影响和巨大的灾难。长征途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血的教训和生死存亡的考验中,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在正确思想路线指引下,党和红军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实行符合实际的战略策略,正确解决了关乎前途命运的全局性问题。因此,红军长征的胜利,是党和红军践行马克思主义、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胜利。

  第二,长征实现了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历史性转折。中央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使我们党和红军遭受了重大损失,几乎陷入绝境。长征的胜利,保存了革命的火种,扩大了党的影响,宣告了国民党妄图消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图谋的破产,实现了我们党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长征的胜利,掀开了中国革命历史的新篇章,实现了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正是以长征为标志,中国共产党从这里重新奋起,我们党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从此,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克服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先后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放战争的胜利,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第三,长征使我们党形成了成熟而坚强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和核心。长征初期,“左”倾教条主义仍在党内占统治地位,中央的主要领导者在指挥中又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湘江战役使中央红军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路线,使红军和党中央得以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为我们党从挫折走向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这是我们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逐步形成,是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作出的历史性选择。从遵义会议开始到党的七大,我们党总结了历史经验,为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制定了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达到空前的统一和团结,党的领导更加成熟,党成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伟大革命的核心力量,为中国革命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提供了最为重要的保证。

  第四,长征创造了同强大的敌人、严酷的自然环境、党内错误路线英勇斗争并取得辉煌胜利的奇迹。英雄的红军在装备恶劣、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长驱几万里,纵横十几省,用双脚与敌人的飞机汽车竞赛,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鏖战独树镇,勇克包座,转战乌蒙山,进行重要战役战斗600多次,粉碎了上百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创造了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奇迹。长征经历了各种恶劣的自然环境,跨越滔滔激流,征服空气稀薄的皑皑雪山,穿越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红军每前进一步,都面临生死考验,但是红军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书写了战胜严酷自然环境的悲壮凯歌。党中央和红军在长征中,与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和张国焘的右倾逃跑主义、分裂主义等错误进行了坚决斗争。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前召开的通道会议、黎平会议、遵义会议等,主要是解决党中央的军事路线和军事领导问题及对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进行反思。会合后召开的两河口会议、卓克基会议、芦花会议等,主要是解决两大主力红军会师后的军事行动以及与张国焘的分歧问题。在开展党内政治生活中,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展现了高超的领导艺术和政治智慧,加强了党的团结统一,保证了各路红军共同北上,使长征最终取得胜利。

  伟大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全面展示

  伟大的长征铸就了伟大长征精神,树立了永恒的人类精神丰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全面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其一,革命理想高于天,是长征精神的生动写照。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理想信念的党,坚定理想信念是我们党的一大优势,我们党成立以来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一路走到今天,有多种原因,其中理想信念坚定是一个最主要的原因。长征途中,红二军团的贺炳炎、余秋里在战斗中胳膊负伤,都是在没有使用麻药的情况下,用锯子截肢的。贺龙还专门把贺炳炎的两块骨头捡起来包在红绸布里,用来教育官兵。他说:“看看,这就是共产党员的骨头!”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它像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指引着红军将士坚持革命方向,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在惊心动魄的长征路上不断战胜各种困难挑战。

  其二,不怕艰难险阻、不怕牺牲,是党和红军崇高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长征中,党和红军遇到了那么多令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之所以能够克服,是因为党领导下的红军将士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乃至牺牲自己的生命。有了这种革命英雄主义气概,红军始终打不倒、压不垮。红34师师长陈树湘在惨烈的湘江之战中,率领全师与十几倍于己的敌人殊死激战,在突围战斗中腹部受伤,国民党军队用担架将他押往长沙时,他宁死不做俘虏,将流出来的肠子扯断而壮烈牺牲。没有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精神,红军长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

  其三,独立自主、实事求是,是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关键。坚持独立自主,就要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独立自主是中国共产党立党的重要原则。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党结束“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最有力的思想武器。遵义会议是在我们党同共产国际中断联系的情况下召开的,会议作出了一系列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重大决策和重大决定,这些成果都是我们党独立自主、实事求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取得的。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的历史告诉我们,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才有活力、才有生命力,才能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

  其四,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是党和红军始终保持坚强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保证。党和红军在同强大的敌人和恶劣的自然条件的殊死搏斗中,形成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困难和危急的时刻,红军将士宁肯自己挨饿也要把干粮让给同志,宁肯自己牺牲也要抢救战友生命。即使在异常困难的逆境中,红军也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受到人民群众衷心拥护欢迎。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逐渐升华为党和红军精神世界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红军成为具有坚强凝聚力、战斗力的革命队伍。

  其五,坚持群众路线,是党和红军克服困难、战胜敌人的力量源泉。长征的胜利,最根本的原因是有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红军所到之处,坚持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严格遵守群众纪律,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赢得了各族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人民群众是党和红军的力量源泉,“红军是穷人的军队”,它来自人民,为了人民。在革命根据地人民群众为了支持红军,将自己的亲人送去当兵。长征途中,许多沿途的群众踊跃参加红军。红军在路过彝族地区时,刘伯承与彝族部落首领小叶丹歃血结盟,这在长征中传为佳话。长征的胜利,就是我们党坚持群众路线的胜利,这段历史雄辩地证明,群众路线是正确的、行之有效的实现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

  走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的伟大长征路”

  用生命和鲜血凝成的伟大长征精神,生动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崇高的革命风范,是推动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走向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长征永远在路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我们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更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用长征精神激励我们勇担历史责任,克服一切艰难险阻,跨越许多新的“雪山”“草地”,征服许多新的“娄山关”“腊子口”,走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的伟大长征路”。

  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新的伟大长征路”,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崇高理想信念而矢志奋斗;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胜利而矢志奋斗;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而矢志奋斗;必须把握方向、统揽大局、统筹全局,为实现我们的总任务、总布局、总目标而矢志奋斗;必须建设同我国国际地位相称、同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为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而矢志奋斗;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而矢志奋斗。

  要坚持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凝聚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实践,是我们党和人民95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我们要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咬定青山不放松”,坚持不懈、持续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要传承中国精神。伟大长征精神是民族精神在万里长征这座炼炉中的淬炼和升华。新时期产生的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其中蕴含的牺牲、奉献、自强、奋进精神,无一不与长征精神一脉相承,始终是我们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好伟大长征精神,并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不断充实和丰富其内涵。要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携手共进,从而汇集起中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口和海外华人华侨的无穷智慧和磅礴力量。(作者为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