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 中工网人物频道科技之星-正文
93岁黄旭华仍在为国“服役”(图)
//m.auribault.com 2017-07-10 来源: 长江日报
分享到: 更多

黄旭华 记者胡冬冬 摄(实习生许爽 柏雨妮)

  2017年4月23日,正值人民海军成立68周年。游弋大洋40多年的我国首艘核潜艇“长征一号”,退役后在青岛海军博物馆公开对外展出。而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年逾93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至今仍在位于武汉的某研究所“服役”。

  9日,黄旭华对长江日报记者说:“此生属于祖国,此生献身核潜艇,此生无怨无悔。当年的核潜艇精神在我脑子中印象深刻,在科技高新尖的当下仍具有现实意义。”

  不认同“中国核潜艇之父”称谓

  走进黄旭华的办公室,除了装满书的几只柜子和倚靠在墙根的几堆资料,最显眼的物件是两个潜艇模型,短一些的“身体胖胖”的是中国第一代“夏”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模型,稍长一些“体型苗条”的是中国第一代“汉”级攻击型核潜艇。

  每周工作日,黄旭华早上从家中步行至办公室,8时30分开始上班。“时间一晃就过去了,中午下班的铃声响起,我才惊觉哎呀下班了。”他自嘲道:“我的工作效率不高,看文字不再是一目了然,得老花镜加放大镜两镜并用。”

  他说,当下的工作是整理自己几十年研究核潜艇的个人资料,按学术、讲话、生平等进行归类。从1958年开始研制核潜艇,1970年中国第一艘鱼雷型核潜艇下水,1988年完成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深潜试验和水下运载火箭发射试验后,黄旭华把这个使命般的接力棒传给了新一代核潜艇研制人员。

  对“中国核潜艇之父”的称谓,他并不认同。在他心里,核动力专家赵仁恺、彭士禄,导弹专家黄纬禄,都是“中国核潜艇之父”。“全国千千万万人的大力协同工作才有了中国第一代核潜艇。”

  办公桌上有张彩色照片,他穿着白衬衣和黑色西服裤,打着领带,站在舞台上,左手放在腰间,右手高高举起,眼睛炯炯有神地看着前方。那是2006年10月19日黄旭华在指挥一场大合唱。所里每年文艺晚会的最后,全体职工都会合唱《歌唱祖国》,总指挥这个角色,黄旭华从82岁当到了87岁。

  “我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退休,只要身体允许,我就会继续工作。”他说。

  一块海军潜水表戴了三十年

  7月5日,采访至中午12时,所里准备了盒饭,也邀请黄旭华及家人一同吃饭。经过再三挽留,黄旭华妻子李世英腼腆地笑着说:“那好吧,这个点儿回家做饭也挺晚的。”黄旭华坐下打开餐盒,里面有青椒牛肉、番茄鸡蛋和清炒油麦菜,他笑着说:“蛮好的,我们平时吃饭都很简单。”

  黄旭华没有助理和保姆,每天都是83岁的妻子做简单的三餐。“妻子做饭,我洗碗。”黄旭华略带骄傲地说。李世英笑着说,去年开始,她“安排”黄旭华这份家庭工作,“想让他动动手,对他的健康有利。”

  两位老人的衣着都很简单朴素,黄旭华的手表很老旧了,李世英拿着的一块深蓝格子小手帕早已褪色,边缘处已经磨花。李世英说:“我和先生的生活都很简单,不追求物质上的奢侈,安心做自己的事情。”

  黄旭华的手表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在北京参加一个会议时的纪念品,“没有牌子,是一块海军潜水表。”这一戴就是三十年,“挺好的,走的挺准。”黄旭华小时候,正值抗日战争时期,家乡广东汕尾饱受日本飞机的轰炸。海边少年就此立下报国之愿:将来,要不学航空,要不学造船,再也不能让祖国受人欺负!“高中毕业后,中央大学航空系和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同时录取了我。我从小在海边长大,爱海,最终选择了造船。”他说。

  为研制核潜艇曾“隐姓埋名”三十年,而那些年,对于父母兄弟,黄旭华就如“人间蒸发”一般。父亲病重时,他未能回家。“对于父母,三儿子就是一个北京的信箱号码。”每提及此事,黄旭华眼含泪水。

  希望把“核潜艇精神”传递下去

  黄旭华现在是名誉所长。国防科工局、省市科技局及所里请他参加的会议,他都乐意出席很配合。

  五年前,所里要开一个新进党员的会议,邀请他参加,“黄老当即答应了,但也跟我们说要迟到半小时。”一名会议组织者回忆,当天黄老如约出席,鼓励年轻人通过努力工作报效党和祖国。“但我们后来才知道,当天他夫人做手术,他把夫人送进手术室后立刻赶来开会。黄老很重视所里年轻人的发展。”

  对于年轻一代的科研设计人员,黄旭华常会送他们“三面镜子”。他说,核潜艇技术无论在哪个国家、在什么时候都属于最高国家机密,设计人员必须随身带上“三面镜子”,一是“放大镜”——扩大视野,跟踪追寻有效线索;二是“显微镜”——放大信息,看清其内容和实质;三是“照妖镜”——鉴别真假,吸收精华,为我所用。“当年,我们谁都没见过核潜艇,就是用三面镜子搜集‘零零碎碎、片片断断、真真假假’的信息画出了核潜艇的雏形。”

  所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虽然黄旭华已是93岁高龄,但对于各类新闻媒体的采访,他也总是很乐于接受和积极配合。“他总是说,愿意通过他和同事们的故事把核潜艇人的精神传递下去,让更多年轻的科研工作者学习和继承当年第一代核潜艇人艰苦奋斗,毕生奉献国家和民族的精神。”

  “从事科研就要准备吃苦,科研之初往往条件不具备,这就需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当年的核潜艇精神在我脑子中印象深刻,在科技高新尖的当下仍具有现实意义。”对于“核潜艇精神”,黄旭华说起来掷地有声。(记者黄洁莹 胡孙华)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