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 中工网人物频道科技之星-正文
柯杨:守望西北“花儿”一生
//m.auribault.com 2017-05-24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 更多

  花儿竞相斗艳的时节,将毕生献给“花儿”的柯杨却永远离开了人世。

  5月16日,著名民俗学家柯杨因病医治无效在兰州去世,享年82岁。柯杨1958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后留校任教直至1996年退休。他长期从事民间文艺学和民俗学教学与研究,尤其在研究和推广西北“花儿”方面贡献卓著。

  兰州大学发布的讣告称,柯杨的去世是我国民俗学界、民间文艺研究界的重大损失,更是兰州大学的重大损失。

民间文艺更应该有人去关注

  柯杨出生于甘肃宁县一个殷实之家,父亲柯与参是一代名医,在关陇享有盛誉。柯杨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他还传承父业,对中医有所研修。

  1958年从兰州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柯杨留校任教。做助教时,他就选择了民间文学作为自己讲授的课程。民间文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当时就有身边的人对他的选择很不理解。

  “既然曹雪芹的一部小说——《红楼梦》有那么多专家去研究,为什么千百万人创作和热爱的、浩如烟海的口头文学就不该有人去研究呢?”在柯杨看来,民间文艺植根于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之中,是劳动人民的情感所系,更应该有人去关注。

  柯杨的研究领域广泛,神话、方言、民间文学等创作并流传在劳动人民的文艺都是他的研究内容,其中属“花儿”研究最为用力。

  “花儿”是广泛流行于甘肃、青海、宁夏等西部省区的民歌,被誉为大西北之魂。在西北地区,汉、回、藏、东乡、保安、土、撒拉等各族群众只要有闲暇的时间,都要唱上几句悠扬的“花儿”,以抒发心情、表达情意。

  只有井挖深,才能出甘醴,要系统研究西北“花儿”,就要走进民间,走进劳动人民的生活中去,从大学毕业起,柯杨的脚步就没有停歇。

  在西北地区,那些有名气的“花儿会”,柯杨都不知去了多少次。东乡族素有唱“花儿”习俗,柯杨经常带学生赴甘肃东乡族自治县调研考察。当地山大沟深,生存环境艰苦,没有菜没有米面,他和学生就把煮熟的洋芋剥了皮,蘸着盐吃,一连多少天,顿顿都这样。

  “花儿”多在山区传唱,隔山放牧、做农活的人们往往用“花儿”交流感情,传递信息。几十年来,柯杨的足迹遍布甘肃、青海等西北地区,每次作田野调查,他都要深入山区,因交通不便,他们就背行李走,山路一走就是几十里,甚至数百里。

心里总是装着别人

  “柯老师心里总是装着别人,对学生更是特别关心。”徐文鹏是柯杨当年的学生,柯杨经常带他下去一起做调查。徐文鹏清楚地记得,一次去甘肃环县农村做调查,当地缺水严重,每次洗脸好几个人才有一盆水,“老师都是让学生先洗,自己最后再洗,轮到他时水都浑浊不堪了”。

  徐文鹏说,每次下去,柯杨都会和当地老百姓打成一片,“学习当地的方言,和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很快就能和当地人亲近起来,农民都愿意跟他交往,有啥话都愿意跟他说”。

  每次深入基层作田野调查,柯杨不单作学问,还经常会背着药箱给当地老百姓看病。“他的药便宜还管用,老百姓都等着他。”每次进村,村里人听说柯杨来了,都会兴高采烈的来找他看病,也会敞开心扉诉说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徐文鹏说,一次在酒泉远郊一个叫余家沙窝的村子里,田野调查队白天进村入户作调查,晚上学生们整理材料,柯杨就给农闲下的农民看病。

  扑下身子行走在田野上,是柯杨多少年来的工作方式,也成就着他的学术生命。从上世纪80年代起,柯杨的“花儿”研究成果陆续见诸学界,填补了“花儿”研究的诸多空白。

  柯杨与他人合著《西北花儿精选》,主编《西北民俗文献》《中国风俗故事集》《民间歌谣》,还参与《民间文学概论》《民俗学概论》等高校教材以及大型辞书《中国风俗辞典》的撰写。他的著作《诗与歌的狂欢节——花儿与花儿会之民俗学研究》获得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第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1 2 共2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