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 中工网人物频道科技之星-正文
格日力:首次发现藏族人适应高原的两个新基因(图)
//m.auribault.com 2017-04-25 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 更多
首次发现藏族人适应高原的两个新基因,建立高原病国际标准

知识分子风采:格日力 我从高原来

  4月的青藏高原,暖气刚停,天仍有些冷。走进青海大学医学院,格日力(见上图,资料照片)教授刚刚从门诊坐诊回来,在他位于高原病研究院5楼的办公室用餐。午餐很简单,一桶方便面,吃完也不休息,一头又扎进厚厚的文献里。

  从没有一间像样的实验室到拥有省部级高原医学重点实验室,从没有一项高原医学成果到连续获得国际国内大奖,从没有一位专业研究人员到拥有一支具有国际研修背景的高原医学研究队伍,学成归来的10多年间,在格日力的努力下,青海高原病研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6年,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第二十七届院士大会上,格日力荣获全球唯一基础医学科学奖。“我是草原上的放羊娃,有今天的成就,是党和政府培养的结果。”格日力动情地说。

“我是唯一的少数民族学员,大家对我非常关心”

  “格日力”是蒙古语,意为光辉、光芒,他的全名“阿乐腾格日力”,代表金色的光芒。从“赤脚医生”到医学博士,从放羊娃到创建青海历史上第一个博士学位授予点的博士生导师,格日力说:“我的生命是父母亲给予的,我的事业是党和人民给予的!”

  1952年冬,格日力出生在青海德令哈市怀头他拉乡一个偏远山村。在格日力16岁那年,从北京来了个医疗专家团。格日力带着好奇,参加了专家团举办的赤脚医生培训班。一个月后,他背起药箱成了一名“赤脚医生”。

  “当赤脚医生,主要工作是发药品、打退烧针。”格日力说,那段日子过得波澜不惊。直到有一天,村里的一名孩子发高烧,打针也退不下来。只会打针的格日力无计可施,赶忙骑马将孩子送到乡卫生院救治。回去的路上,他暗下决心,要当个真正的医生。

  带着一颗好学上进的心,格日力被推荐到了青海省卫校学习。两年后,成绩优异的他被上海第一医学院医学系看中。“当时不知道上海在哪里,也没坐过火车。”格日力说,初到上海,就被都市的繁华惊到了。到了课堂上,他遇到了一个大问题——语言不通。“我上小学时没有双语老师,所以只懂蒙古语和蒙古文。”格日力说,让他感动的是,班上专门成立了一个帮助他的学习小组,“我是唯一的少数民族学员,但是大家对我非常关心,教我汉语,帮我补课。”在上海完成学业后,格日力被分配到青海省卫校当老师。1993年,格日力走出国门,开始了长达8年的海外留学生活。他在日本学习6年,取得了博士学位,又赴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环境与运动学研究所做博士后,在“低氧运动生理及高原训练”“低氧与肥胖”等课题研究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受到国际高山医学界专家和同行们的好评,于2001年6月完成了博士后研究。

1 2 共2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