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 中工网人物频道科技之星-正文
“数痴”肖国镇:解码一生(图)
//m.auribault.com 2017-01-09 来源: 科技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国镇思维敏捷,在同学中名气最大,在密码学界留下了有他姓氏的‘肖-Massey定理’。”回忆起3年前在上海的那次同学聚会,肖国镇的大学同窗丁传松教授感慨道:“没想到那次相聚竟成永别。”彼时,身着淡蓝色T恤的肖国镇满头银发,在聚会合影中坐在中间,笑得开怀。

  2016年11月12日,这位一生痴迷数字的著名密码学家、中国现代密码学研究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与世长辞,走完了自己82年的人生道路。

 “学霸”巧与数学结缘

  1934年,肖国镇出生于吉林。17岁那年,家住长春的肖国镇,受在铁路局做电机技术工作的父亲影响,高考志愿清一色填了工学院。不料,体检时查出患有色盲,只好打消了学工科的念头。

  1951年,在招办老师建议下,中学数学成绩拔尖的肖国镇在东北大学数学系开始了本科时光。在当年《东北日报》刊登的录取名单上,肖国镇的分数高居榜首,就这样,肖国镇从此却与数学结下了半个世纪的不解情缘。

  肖国镇一直是班上的“学霸”担当,成绩名列前茅,善于独立思考、话不多,不擅体育,也不怎么喜欢文娱活动。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喜欢“抠”书,周末也泡在图书馆。1954年,三年级本科毕业时,他和同班的孙贵灵牵手,相爱终生。毕业后,痴迷数学的肖国镇被保送至华东师范大学读研。

一纸调令开启军校之旅

  1956年研究生毕业后,肖国镇回到家乡,在东北师范大学做起助教。当时自己怎么也想不到,4年后会因一纸调令来到位于古都西安的一所军队院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前身)。

  “兵营似的,每天学生上课、下课、吃饭都要排队、唱军歌,很新奇。”来自地方大学的肖国镇在生活上相对自由散漫些,初到西电看到这样的阵势还真有点不适应。

  “那时,西电的领导大多是历经战争年代的老红军,有着非常朴实的感情和理念,令人钦佩。”肖国镇记得,在那段特殊时期,地方大学的领导总是耳提面命要求他“又红又专”,一到开会,醉心学术的他就成了被批评的“白专”典型。但西电的老同志们却出乎他的意料,待学术竟十分包容,这让肖国镇心里一下子踏实了下来。

“秀才系”里开出信息论之花

  肖国镇所在的无线电物理系,是西电1959年提出要建立的培养“秀才”的理科系。“秀才系”里政治气氛宽松,学术气息浓郁,肖国镇很快就安下心来认真教书。

  “那时年轻,身体条件也不错,不知道什么是累,一学期最多代过4门课。”除了给本科生上课,肖国镇还给一些教师讲课介绍现代数学知识。任务虽重,但他都安排得很好,忙碌却也从容。

  “读大学时,有两样东西我是离不开的——电影和京戏。军队院校里,教员晚上得在校办公,不忙时我就找借口请个假,晚上偷偷溜进城,看场最新的电影。京戏是我的最爱,只要著名京剧演员李万春来西安,我定会买张票到人民剧院去看演出。”回想年轻时驱赶工作疲惫的两道良方,肖国镇觉得日子虽苦,却也愉快惬意。

  60年代初,陈太一院士创建起西电的信息系,在他指导下,肖国镇和几位年轻教师组织起讨论班,进入了信息论编码与密码的研究领域。即使文革时讨论班被迫停办,也没有扑灭他们心中渴求新知的火种。

 摘得密码学“明珠”

  西电密码学的正式授课,始于文革结束后招的首届研究生。除了完成教学任务,肖国镇还经常到国内外各地参加密码学会议和研讨,在此过程中,肖国镇与美国密码学专家James Lee Massey院士相识,并结下深厚友谊。80年代中期,肖国镇采用频谱技术研究流密码体制的分析与设计,Massey给他提供了大量国际前沿信息和自己的观点。

  1985年的国际信息论会议上,肖国镇宣读了他的研究论文,获得专家一致肯定,论文提出的非线性组合函数相关免疫性的频谱特征化定理,后被通称为“肖-Massey定理”。

  “研究务必心系国家和民族,要瞅准国家急需确定目标,脚踏实地,不遗余力干实事,为国家的强大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这位亲手缔造中国密码学“黄埔军校”传奇的学界泰斗,时常这样叮嘱自己的学生。

  11月16日,告别仪式上,前来吊唁的人们和肖国镇作最后的告别。大师离去,但他培养的大批优秀人才,仍将谨记师言,续写密码学的传奇。(史俊斌 吴华)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