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心声
把发表科研文章这件事过分量化或功利化,就远离了科研的初衷
解放周末:研究内分泌代谢疾病几十年,在您眼中这门学科最大的魅力在哪里?
宁光:提到内分泌代谢疾病,许多人会想到糖尿病、甲状腺病等常见病,其实内分泌代谢疾病还包括许多不为人知或十分罕见的腺体性疾病及内分泌肿瘤,这些病很难诊断,有些患者甚至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究竟得了什么病,更谈不上治疗。
很多患者辗转多家医院最终找到我们时说,“找到瑞金医院,我就放心了。”这句话,对我们来说意味着很重的责任和压力,促使我们想方设法帮他们查清楚病因并进行治疗。在这个过程中,就要探索一些新的方法,研究一些新的技术,这一系列探索未知的过程在我看来就是医学最大的魅力。
解放周末:在探索疾病的同时,研究新的技术和方法,做科研和看病在您看来是融会贯通的事。
宁光:是的,我从来没有把这两者割裂开来对待。在临床中发现了问题,自然要通过实验的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这就是通常说的科研,两者归根到底都是为了病人。这也是我们三级医院的职责所在——研究那些基层医院治疗不了的疑难杂症,探索最新的技术治疗,并将这些技术发展完善,再推广到更多的医院。
解放周末:可是在一些医生看来,每天要面对这么多病人,既要看病又要手术,如果还要花时间去做科研,是一种额外的负担。
宁光:是的,当把临床与科研完全分割,科研对医生就是一种负担。但是为了解决临床遇到的问题,服务于临床就是医生必为之事。我们有时将“科研”异化了,认为只有在实验室里进行的才是科研,其实不然,每一项技术的革新,每一个用药方案和诊断方案的发展,都是科研,科研无处不在,科研浸润在临床中每一个环节。作为一名优秀的医生,应该具有研究和探索的能力。
解放周末:如何成为这样优秀的医生呢?
宁光:一名优秀医生必须要有丰富的经验积累和深厚的知识储备。因为你所面对的每一位病人都是不一样的,很多时候医生治不好病,是因为把每个病人的病都看成一样的。一名优秀的医生不会满足于处理好简单的病症,他既要掌握疾病的共性,即进行规范化治疗,也决不能忽视个体化的差异。即使是我们最常见的糖尿病或者外科最常见的阑尾炎,一百个病人就可能有一百种情况。
身边的年轻医生曾请我推荐几本书,我推荐他们看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写的《Thinking Fast and Slow》,书名翻译过来就是《思考快与慢》。很快就能做出反应甚或不用思考就反应,往往出于人的本能。而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就会将正确的判断变成习惯甚或本能,减少思考的时间,提高反应的速度。一名优秀的医生,就是要把别人想得慢的医学知识转化为本能反应出来的经验,而这种本能就来源于深厚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只有充分的积累,才能练就火眼金睛。为什么有时候问一个看似不经意的问题,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因为一个看似常见的症状,在有经验的医生看来,它背后可能蕴藏着罕见的病因。
解放周末:这也是为什么病人都想找有经验的医生看病的原因。
宁光:不得不说,并非经历即为经验,也非书本即为知识,必须将经历和读书再经过思考,经过提炼,升华为规律,才能成为经验,才可以如同一位优秀的医生那样做出说不清道不明,但确实正确的本能反应。更有甚者认为,现在知识储备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我们有手机,有百度,随时可以搜索,遇到不懂不知的事情搜索一下就可以了,但是没有储备脑子会变得越来越空白,医者的本能就没有了。医生为什么要做科研?为什么要不断积累经验?为什么永远要学习?原因就在于此。
解放周末:科研与临床对一名优秀的医生而言同样重要,而且,科研的目的绝不是发表文章。
宁光:对。在有些医生看来,为什么要做科研?就是为了发表文章。为什么要发文章?就是为了要晋升。这种想法就完全背离了科研的本意。
在我看来,发表科研文章就是一种分享,有了新的发现,积累了好的经验应该与同行们分享。把发表科研文章这件事过分量化或功利化,就远离了科研的初衷。
为了理想而选择从医的人多了,这个群体才更有希望
解放周末:医患矛盾是当下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有些医生觉得,现在医生不好当是因为病人对医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了,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宁光: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整体提高了,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提高了,包括医生自己在内对社会上其他服务群体的要求也比以前高了。当病人的总体医学素养比以前高了,看病时有了自己的主见,提出的要求也会比以前多,所以我们做医生的首先不应该总觉得是病人在为难自己。
不得不承认,当整个社会对医生的要求不断提高的时候,医生这一群体的总体素质提高得还不够快。满足不了需求,就会产生矛盾。
再换另一个角度来看,一个医生每天处理临床病人的量是有限的,超过了上限就很难保证质量。目前病人的就诊量和就诊要求是过去的上百倍,但医生的数量并未明显增加,这种供需矛盾也是导致医患矛盾的重要因素。当诊室外有几十个病人在等候的时候,要求医生充分满足每一位病人的需要确实是很困难的。如果无视供需矛盾,只是一味地责怪医生不够耐心,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解放周末:优秀的医生正越来越成为稀缺的社会资源。
宁光:好医生的稀缺和我们整个社会的医疗资源配置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不做资源上的调整,今天是儿科医生的缺乏,明天就可能是妇产科,后天就会轮到内科,最终受影响的还是病人。
我现在最担心的是,将来越来越多的优秀学生不愿意再学医了。现在的医生尤其是年轻医生很容易陷入一种失落感,因为他们在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之前要接受比其他专业更长时间的教育,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经济成本,一旦在工作中得不到社会的认可,甚至人身安全还会受到威胁时,就特别容易产生失落感甚至孤立感。所以,希望社会能够给予医生更多的理解。
解放周末:一个社会对医生这一群体的尊重,是与社会的文明程度息息相关的。
宁光: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所得到的最初的呵护和最后的关怀几乎都来自于医生。当社会越来越文明的时候,对提供医疗服务的人员就会愈加尊重。
解放周末:而当一个社会对医生越来越尊重时,也有利于更多年轻人树立从医的理想。
宁光:我一直对年轻学生说,你的高考志愿有可能是父母为你选的,但当你踏入社会时,就必须自己做选择。你可以选择赚钱快的职业,也可以选择艰苦而高尚的职业,比如做医生,但无论如何都希望你是为了理想而选择从医,而不是别无选择,迫于无奈才做医生。遗憾的是,目前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将来,如果越来越多的人因为不得已而从医,那么这个群体就难以进步。而为了理想选择从医的人多了,这个群体才更有希望。因为有了理想就无需刻意去教化,他会有一种使命感,在面对诱惑时更能保持定力。今天,我们之所以会看到医疗界一些急功近利的现象,就是因为那些医生仅仅把医生这份职业当作养家糊口的饭碗。
我认为,我们的教育应该鼓励孩子们为理想而生活,为理想而工作,不仅仅医生这个行业,每一个行业都是如此,守住这份理想,将来才会更有定力,才能守住底线。
■本报记者 陈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