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 中工网人物频道科技之星-正文
代其魁:腼腆的科技创新人
//m.auribault.com 2015-12-01 来源: 中工网——《安徽工人日报》
分享到: 更多

  代其魁,合肥机场电子中心的普通员工,虽不善言辞、说话腼腆,但谈起专业,则是坚冰遇骄阳,脸上的笑容慢慢融化开来。

  “我是民航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的研究生,工作后发现使用的航班查询系统很落后,就想自主开发一套新软件。”事实确实如此。新桥机场的信息化管理使得各保障部门亟待一套新的航班信息查询软件,而这样一套软件要价高达80多万元,导致购买一直处于搁浅状态。2013年合肥机场由骆岗转入新桥,航班查询系统的需求更加迫切,虽靠电子中心自己的力量开发了一套“救急”系统,仍无法满足需求。为此,代其魁决定自己开发一套能够实时显示航班动态信息且功能更加全面的新航班查询系统。

  “开发这套软件就像跑马拉松一样,必须持续不断。一年来,我写了十几万行的源代码,几乎占用了所有业余时间。”代其魁说。从去年9月着手设计,到今年9月系统稳定运行,他翻阅近千万字的资料,与同事进行了200多次测试,从反馈情况看,无论从使用功能还是程序性能,相对以前都发生了质的变化……

  首先是页面动态自动刷新技术。代其魁用了近半年时间研究,借鉴先进的编程思想,最终将这项技术成功运用在新查询系统中,具有极高的实时性和准确性。相比于以前的手动刷新,用户无需点动鼠标,数据便能自动更新,保证了航班动态信息的实时性显示。不仅如此,还可以查询历史航班信息以及当前季度的班期计划信息,成为一些业务统计部门的“资料库”。

  其次是解决了信息安全问题。航班查询系统必须做到处于内网的生产部门和外网的行政管理部门都能够使用这个系统,即必须充分保证内外网实现物理隔离,并有效防范外网病毒入侵和黑客攻击,以及航班信息的正常查询。代其魁决定采用串口数据单向传输技术,涉及到的底层硬件程序设计开发难度较大,最初版本的串口程序运行并不稳定,经过50多次的反复试验与改良,最终开发出能够稳定运行的串口数据传输程序。

  “在整个系统开发过程中,集团电子中心领导和同事给了很多的帮助。所以新系统的创新运用是大家共同的成果。”代其魁搓着自己的双手,兴奋的语气里露出谦虚。

  (王辉 方明阳)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