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滑”的苦恼
分享到: | 更多 |
程 硕作 (新华社发)
如今,移动支付方式给人们转账支付带来了便利,但“乌龙”事件也时有发生:不小心转账转错了人,对方收了钱却不还钱,甚者删好友、拉黑。媒体调查发现,因为微信转错钱对方拒绝归还甚至发生纠纷的情况不在少数。一些网友报警后,各地警方对于此类案件的处理也没有统一的方式。针对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移动支付平台作为信息掌握者,应该建立用户受助机制,并完善技术手段,减少此类纠纷的发生。比如,支付平台可参照央行发布的账户分类政策,建立转账延时到达机制,以加强转账行为中对主动行为人的保护等。 (时 锋)
编辑:张苇柠
徐元锋:把握好人生拐点2014-05-20 |
雅 婉:莫让科技离间了婚姻2015-07-30 |
防止转错账,也该从供给侧下手2016-02-17 |
互联网“便民保险”能掀起多大冲击波2016-05-13 |
互联网“便民保险”能掀起多大冲击波2016-05-13 |
【陋室观复】道听途说2017-11-27 |
蛰伏在朋友圈的前任们2017-11-27 |
春运的变化是社会进步的缩影2018-03-14 |
新闻快评2018-05-09 |
化解微信转错账纠纷须打组合拳2018-07-05 |
关于中工网|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