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付式消费
            
            | 分享到: | 更多 | 

漫画/刘 军
据《工人日报》近日报道,近年来,凭借消费便捷、优惠力度大等特点,预付费模式被广大消费者所青睐。对于商家而言,预付式消费卡利于稳定客源、迅速回笼资金。因此,生活中的卡是越来越多,而与此同时,相关的消费投诉也逐渐上升。中消协1月29日发布的《2017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报告》显示,健身、美容美发等领域预付式消费成维权重灾区,经营者卷款跑路等违法行为有蔓延之势。
点评:方便的代价不能是权益受损,建立预付资金担保制、加强监管势在必行。
             编辑:张苇柠
            
           | 沈 峰:要给“预付卡消费”扎上法律篱笆2014-08-28 | 
| 晏 扬:预付卡成“糟心卡”,谁是输家2015-03-16 | 
| 晏 扬:预付卡成“糟心卡”,谁是输家2015-03-17 | 
| 预付式消费乱象亟待法律规制2016-06-16 | 
| 打水漂2016-07-05 | 
| 用法治填平预付卡消费陷阱2016-07-05 | 
| 用法治填平预付卡消费陷阱2016-07-06 | 
| 不能让预付卡“卡”住消费者2017-09-18 | 
| 根治“卡还在,店没了”需釜底抽薪2017-11-21 | 
| 向预付式消费陷阱顽疾亮剑2017-11-23 | 
             
             关于中工网|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