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绥国际”
            
            | 分享到: | 更多 | 

漫画/陶小莫
据《新京报》报道,四川凉山州警方近日发布的一则通报显示,一个名为“龙绥国际”的诈骗组织以建设现代化新农村为幌子,谎称组织国家“亮剑扶贫”项目,通过在微信群拉人头的方式,在各乡镇大量发展会员,并要求会员提供个人信息。该项目涉嫌传销、非法集资、网络诈骗等行为。1月5日,@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微博发布消息称,“2017年底到2018年1月,该组织在全国范围内突然加速诈骗,很可能是跑路的前兆。”
点评:扶贫不容投机,对借扶贫之名实施的诈骗、传销等非法活动必须露头就打。
             编辑:张苇柠
            
           | 边 际:别把央视广告当P2P信用担保2015-11-24 | 
| 与“玖叔”相识25载,我记下他最后一程2016-04-26 | 
| 际学校“野蛮生长”2016-10-26 | 
| 【国际随笔】马克龙改革正式起步2017-07-06 | 
| 【国际随笔】马克龙:“旋风”过后 回归常态2017-08-10 | 
| 【国际随笔】法国介入能否化解黎巴嫩危机2017-11-20 | 
| 法国介入能否化解黎巴嫩危机2017-11-20 | 
| 稻作梯田作为文化遗产根基在于永续发展2017-11-27 | 
| 马克龙访华,中法关系迎来新机遇2018-01-08 | 
| 中法关系迎来新历史时期2018-01-08 | 
             
             关于中工网|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