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户“裸奔”
            
            | 分享到: | 更多 | 

漫画/王 铎
据《北京晨报》报道,网上约车、购物、叫外卖、导航……从早上睁眼到晚上睡觉,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享受着手机App带来的便利。但与此同时,昵称、头像、位置、通讯录、电子邮箱信息、QQ账号密码,甚至身份证号码、银行账户都“裸奔”在互联网海量大数据当中。而这些隐私信息,基本上都是手机用户自己在下载安装App时“同意授权”的。记者下载了30多个App,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的App要求获取定位权限。安全专家称,App滥用隐私权限的现象非常普遍,建议用户在安装前仔细看授权协议,安装后也可选择关闭部分授权。
点评:不能期望每个用户都是法律专家,保护个人隐私责任重在互联网企业。
             编辑:张苇柠
            
           | 刘雪松:裸官提前下课,还需净身出户2014-05-20 | 
| 迩 晓:A股个人账户解禁本质是放权 2015-04-13 | 
| 网络开户2015-04-27 | 
| 大二女生坠亡仍有疑点需要澄清2016-01-06 | 
| 储户网银被盗刷,银行无责但应有愧2016-03-23 | 
| “一人三户”有必要进行动态管理2016-10-19 | 
| 应对骗术“升级”,根本在银行的努力2016-12-06 | 
| 信息保护要与发展个人征信同步2017-04-25 | 
| 误入赌博坑,互联网产业链不能如此裸奔2017-07-11 | 
| 党的十八大以来大事记2017-10-16 | 
             
             关于中工网|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