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脸时代
            
            
             吕 岩
            
            //m.auribault.com
            2017-11-09
            来源: 人民日报
            | 分享到: | 更多 | 

王启峰 图
人脸解锁、刷脸取款、刷脸买单……如今,在日常生活中,人脸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有着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使用的人也越来越多。然而,其潜藏的安全风险和隐私问题,也引发不少人的担忧。专家提示,“刷脸解锁”最好跟多种验证方式交叉使用,以提高安全性。
这正是:
刷脸本妙招,
谨防有圈套。
隐私莫轻视,
防患是正道。
             编辑:张苇柠
            
           | 圈点新闻2014-08-28 | 
| 张 伟:《平凡的世界》为啥能火?2015-03-18 | 
| 居民身份证管理倚重技术创新2016-10-11 | 
| 刷脸时代,隐私保护应未雨绸缪2017-09-15 | 
| 以人为本避免“技术暴力”2017-09-15 | 
| “刷脸时代”须警惕2017-09-15 | 
| 刷脸技术应大胆探索小心应用2017-09-22 | 
| 精准扶贫非“临阵磨枪”2017-10-13 | 
| 刷脸2017-10-17 | 
| “刷脸”时代,个人隐私保护需要多方作为2017-10-17 | 
             
             关于中工网|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