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整形
            
            | 分享到: | 更多 | 

朱慧卿作(新华社发)
因不用动刀、恢复比较快,微整形近几年较为流行,一些不法分子也看准了这方面的“商机”。近日,广西南宁市卫生计生监督所发布卫生警示称,一些微整形机构没有任何营业执照或许可证,就在美容院、美甲店,甚至居民楼内支一张手术台,为客人注射填充物,相关医疗事故不时发生。对此,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相关标准、项目目录建设,用好“黑名单”制度惩戒各类违法行为,同时还要完善部门联合、区域协作、信息共享、综合监管等工作机制,齐抓共管,严厉打击这方面的犯罪行为。 (时 锋)
             编辑:张苇柠
            
           | 光明日报:给自己的爱好上把锁2014-03-11 | 
| 国 华:怎能让危化品车辆沿江河“暴走”2014-05-20 | 
| 人民日报:慎重处置,防止简单粗糙2014-07-12 | 
| 罗培新:危化品监管须有“法律+大数据”思维2015-08-18 | 
| 危险废弃物2016-04-26 | 
| 微整形变“危整形”矫治之术在哪?2016-05-09 | 
| 脱贫“三难”2016-06-16 | 
| 危废倾倒 监管裸跑2016-06-21 | 
| 危化品监管应全过程公开2016-12-07 | 
| “危”整形2017-01-26 | 
             
             关于中工网|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