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作为”
            
            
             锡 兵
            
            //m.auribault.com
            2017-04-13
            来源: 人民日报
            | 分享到: | 更多 | 

李宏宇 图
据调查,在一些地方,行政“假作为”现象正侵蚀政府公信力,值得警惕。基层群众反映,一些领导干部往往“喊口号很积极,行动上难见影”,或是不愿担当,在部门之间打太极;或是光说不练,以开会、发文代替落实;或是消极怠工,不敢动真格,致使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久拖不决。
这正是:
涉过会海爬文山,
纸上改革落实难。
懒政官员骑木马,
虚张声势枉加鞭。
             编辑:张苇柠
            
           | 徐颖璇:维权路上,假章比法律更管用?2014-05-04 | 
| 寇宇龙:应看到景区假特产的长远危害2015-05-05 | 
| 不要误读了抗战胜利纪念日放假的初衷2015-05-18 | 
| 王 琳:保障带薪休假权须回到法治原点2015-07-28 | 
| 蓝 枫:“注水数据”折射干部畸形政绩观2015-12-11 | 
| 山寨“罗斯柴尔德”为何走红名利场?2016-03-25 | 
| 别轻易否定职业打假的价值2016-08-17 | 
| 孝老假发挥功用需要双向落实2016-09-02 | 
| 别用超量作业“套牢”孩子假期2017-02-16 | 
| 让职业打假赚钱并非坏事2017-03-17 | 
             
             关于中工网|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