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
            
            
             熊一民
            
            //m.auribault.com
            2016-08-26
            来源: 人民日报
            | 分享到: | 更多 | 

曹一 图
目前,一些城市道路两旁的垃圾箱、电话亭等公共设施,印上了量身定制的二维码“身份证”。对于设施是否合法、有无脏污损坏,市民只需用手机扫码,便可轻松反映。但记者调查发现,二维码铭牌位置不显眼、扫码难以识别、报修建议无人跟进等问题,正影响着这一举措的实效。
这正是:
设施坏或假,
可扫二维码。
一用就心塞,
徒有好想法。
             编辑:张苇柠
            
           | 杨朝清:“两孩办证苦旅”呼唤公共服务优化...2014-04-25 | 
| 杨团团:严格审核别成了繁文缛节2014-04-29 | 
| 新京报:公安改革让民众不再为办证奔波2015-02-16 | 
| 程枝文:身份证漏洞折射公共决策不周2015-05-19 | 
| 让环卫工休息得有尊严2015-08-14 | 
| 殷国安:快递实名制不能成倡议书2015-10-26 | 
| 谁管“折腾到联合国也不怕”的窝案2016-02-26 | 
| 谁管“折腾到联合国也不怕”的窝案2016-02-29 | 
| 为了公共安全请配合查验身份证2016-06-17 | 
| 声音2016-06-17 | 
             
             关于中工网|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