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实名
            
            | 分享到: | 更多 | 

图 付业兴
自今年3月起,寄快递需实名投寄,不少人为实名制下个人信息的安全担心。据统计,78.2%的网民个人身份信息被泄露过,包括姓名住址等;63.4%的网民个人网上活动信息被泄露过,包括通话记录、网站浏览痕迹。对这些海量信息的监管存盲区,个人信息买卖明码实价。(4月27日人民日报)
快递实行实名投递,许多人马上就联想到自己的信息是否会被泄露,这并不是神经过敏的“杞人忧天”。因为之前无论是银行信息,还是手机用户信息,被买卖泄露的不在少数。所以,督促行业制订行之有效的严格的用户信息保密制度,并加强对行业用户信息保管的监督,严厉打击买卖用户信息的行为,方能提升民众对实名制安全的信心。
有道是:寄件上网都留痕,信息买卖把利寻。监管乏力留隐患,黎庶皆成透明人。另有诗为证:个人信息屡泄露,是谁为利在兜售?监管不可有盲区,制度有洞当补救。
文/叶建明 诗/襄阳骏、常少杰 题\我爱沂蒙山水
             编辑:张苇柠
            
           
             
             关于中工网|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