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开放
            
            | 分享到: | 更多 | 

春季,各大高校又迎来游客参观高峰期,一些名校甚至变成旅游必去“景点”,不少学校为应对这一情况被迫采取“限客”措施。近日,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随机向131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8.21%的受访者表示,其所在高校鲜有游客进入,25.88%的受访者表示,所在高校常年都有大量游客进入。大学校门到底该不该向社会敞开?高校的开放属性又当如何维护?一时之间,这些问题成为讨论热点。
             编辑:张苇柠
            
           | 机动车不得进校园2011-03-11 | 
| 谢小芳:盼更多的高校对公众开放2012-06-11 | 
| 左中甫:开放校园体育设施需制度保障2014-01-23 | 
| 雄兵去:草坪禁令之争与大学的民主管理2015-12-16 | 
| “大学拒游客”折射文化隔膜2016-03-16 | 
| 校园要开放 游客要文明2016-03-23 | 
| 大学“亲民”也需游人“止善”2016-03-24 | 
| 火锅不可涮,大门不可关2016-03-23 | 
| “限客”才能让大学校园开放有度2016-04-13 | 
| 高校不能“我家大门常打开”2016-04-13 | 
             
             关于中工网|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