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快递实名制遇冷 “心病”还需“心药”医
涂启智
//m.auribault.com 2017-06-12 来源: 深圳特区报
分享到: 更多

  据媒体记者调查发现,“快递实名制”实施一年多来,并未得到严格执行。一些群众出于隐私考虑,拒绝提供相关信息;而快递员也怕麻烦,并不过问。这或许是导致“快递实名制”持续遇冷的重要因素。

  “快递实名制”持续遇冷在预料之中。客户与快递公司都对快递实名制不太“感冒”,从属于趋利避害原则。逢寄快递即掏身份证,嫌麻烦尚在其次,主要还在于客户担心个人信息被泄漏,进而被不法分子“精准利用”实施诈骗。试想,当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对你的姓名、电话、身份证、家庭住址甚至家庭财产情况都了如指掌,像老朋友一样与你“煲电话粥”,你会不会感到脊背发凉?快递公司当然也嫌验视身份证麻烦,更不愿“多此一举”流失客户。

  有关部门要求实行快递实名制,但对于快递公司以及客户不配合以及拒绝执行的情况,又缺乏行之有效的约束机制。一项规定要得到顺利执行,充分的民意基础是必要条件。即便快递实名制已经建立起强有力的威慑制度,但仍遭受抵触,就是因为民众担忧信息泄漏的“心病”未能消除。

  “快递实名制”实施一年多来持续遇冷,说明还有不少环节抑或工作没有统筹考虑好或者没有做到位。

  顺利推进“快递实名制”,首先要打消快递公司与客户的思想顾虑。这需要从多个层面发力。从技术层面上讲,应该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快递寄送分发智能平台,同时明确规定快递公司只是通过这个平台比对验视客户身份信息,而不必登记身份证信息。从法律层面说,要出台严厉打击与有力保护并举的法律法规。要尽快建立公民信息泄漏追溯与惩处机制,并在出台法律法规时应尽可能考虑周全,减少漏洞,避免顾此失彼甚至出现“新的伤害”,最大化追求法律的惩恶扬善效果。实行“快递实名制”的初衷与根本目的,是为了遏制借助快递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是为了维护公共安全,假如信息泄漏给公民带来意想不到的困扰不能很好解决,实名制推行必然阻力重重。从社会义务层面看,每一位公民都有责任为“快递实名制”顺畅推进献策出力,毕竟保障公共安全就是保障我们大家的安全。

  对于实施“快递实名制”的种种担忧甚至非议,大家理当释然,不必耿耿于怀。当初火车票实行实名制征求公众意见时,舆论也曾莫衷一是,但是现在大家都很享受实名制带来的实惠。一项从维护公众利益出发的良善规定或者法律出台之初,或许很多人会感到不适应,但是践行一段时间之后,必将演变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习惯。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