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2 成功“复活”闲置的焊接机器人
2004年,厂里接到铁道部一批新造车的任务。根据铁道部的要求,这批新造车必须采用自动焊完成。企业如果没有自动焊设备将会被直接淘汰出局。
当时的行业内,自动焊大多采用专机线设备。新上一条专机线,需要大量的资金。当时的车辆厂根本无力购买。即使凑来资金,购来设备仍需要较长时间。他们也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这批新造车的生产任务。
“厂里有一台闲置下来的进口焊接机器人,你能不能改造一下,直接应用到新造车枕梁的焊接工艺上。”就在这紧急时刻,厂里领导找到了刘志彬。
焊接机器人应用在企业生产中,往往意味着追求高效率、高质量,焊接机器人在轨迹控制上的高精度成为高速焊接的可靠保证。然而,在2004年,焊接机器人在企业并没有广泛应用。这个洋玩意儿该怎么改?拿到这个课题的刘志彬真是耗费了一番苦心。
“机器人臂展固定,焊接相对局限。我们必须配合机器人的要求,作出一个配套的定位工装。”刘志彬说,枕梁有两个面,必须实现两面焊接。机器人走的是“死道儿”,焊完一面,另一面就无法进行,需要有一个翻转的动作,才能做到同时焊接另外一面。“我们就做一个可以翻转的定位工装。”通过观察机械手的焊接规律,刘志彬依靠丰富的焊接经验,调整焊枪角度等,为焊接机器人配套制作了合适的工装。“制作工装时,需要考虑焊接所需的工艺参数、焊接速度、焊枪角度等,还需要操作人员的体位以及天车吊运是否会与机器人臂展发生碰撞。”刘志彬说,通过一个月的调试,这台闲置已久的焊接机器人就这样被刘志彬“复活”了。
焊接机器人的成功改造,大大提高了车间的工作效率以及焊件的焊接质量。一天下来,焊接机器人可以焊6辆车的24个枕梁。直至今日,这台被刘志彬成功“复活”的焊接机器人仍在车间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 给嘲笑自己的对手以有力回击
履带起重机常常被业内人士称为履带吊,是一种靠履带行走的吊车。与汽车起重机相比,履带吊起重吨位大、起重高度大、幅度大,对地面要求较低,被广泛应用于港口、石油化工、桥梁建设等。履带吊的臂架为多节组装桁架结构,相邻的两节之间依靠定位销连接。臂架是重要的受力件,它的质量关系到整个履带吊的性能和安全。一旦发生折臂事故,造成的损失将无法估量。因此,臂架对焊接工艺的要求极高。
2010年,刘志彬所在公司与北京的一家企业合作,生产履带吊臂架。由于刘志彬所在企业没有掌握相关技术的焊接工,两家企业间的合作仍以对方为主。刘志彬等业务骨干去北京时完全处于打杂状态。
刘志彬说,刚到北京的企业时,听对方焊工说臂架的焊接变形量要控制在1mm时,他整个人都傻了。如此高难度的活儿,刘志彬和工友们真没干过。对方对关键技术进行了技术封锁,只要石家庄的焊工在现场,对方绝不干活儿。甚至,对方企业的老总拍着刘志彬的肩膀说:“你们的人干不了!我们这都是从德国回来的电焊工。”
“为啥我们就干不了,这有什么难的,都是人在干活儿!”刘志彬暗下决心。越是困难越向前,刘志彬在困难面前从来没有畏惧过。在他的眼里,没有干不成的活儿,只要去坚持,只要努力去做,都能完成。
刘志彬说,焊接技术都是相通的,这就像一层窗户纸。没捅破的时候,十分神秘。待你研究透彻后,难题自然就被破解了。
这话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就难了。刘志彬花费了4年时间才捅破这层窗户纸。
通过研究,刘志彬发现,生产臂架最大的难点在于控制焊接变形以及焊缝是否焊透。他先从控制变形做起,在保证焊接质量的情况下,保证每一节中间臂装配好后,变形不大于1.5mm。通过成千上万次的试验,刘志彬终于确定了焊接工艺参数,同时采用工装,对焊接零部件进行定位,保证了臂架装配后的质量。2014年,经过半年的试制,石家庄车辆厂终于可以生产自行研发的履带吊臂架。
这次,该轮到刘志彬扬眉吐气了。得知刘志彬成功研制出自己的履带吊臂架,北京企业的首席专家主动前来“取经”了。
原来,北京的企业焊接臂架时,都是采用人工焊接。臂架组装起来后,需要对每节中间臂进行标号,依次组装。顺序被打乱后,臂架就会因偏载出现质量问题。而刘志彬研发的采用工装生产的中间臂,参数相同,每节中间臂可打乱顺序,任意组装所需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