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无国界医生在伊拉克苏莱曼尼亚急救医院新维修的重症监护部门照顾一名婴儿。当地人口超过250万,包括很多来自周边冲突地区的流离失所者。而这里是当地唯一的创伤治疗场所。无国界医生组织提供
无国界医生霍斯特妇产医院的大门 无国界医生组织提供
2016年2月,在乌干达的卡推地区,无国界医生与一位因社会歧视而停止服用抗病毒药物,继而导致耳聋、失明的艾滋病患者交流。在该地区,无国界医生开展上门服务,为人们提供自愿咨询检测和相关辅导。无国界医生组织提供
结束了连续12个小时的工作,柴溪和救援人员回到也门西北部哈杰省的宿舍。她摘掉头巾脱下长袍,靠在床上休息一会儿,脑子里还在想着无国界医生组织的财务工作。每天,无国界医生的医疗队接待上百个来院就诊的病人。
也门,这个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2400万人口中近一半无法获得充足的食物,武装冲突不断。柴溪的支援服务项目位于哈杰省,在媒体的报道中,这个地名总伴随着“空袭”“爆炸”出现。
一声爆炸声响起,“空袭又来了!”刚脱下的头巾和长袍被重新穿戴上。柴溪的队友立刻跑回医院。空袭过后会有大量的民众受伤,他们要立刻赶到医院去进行急救和分诊。
尽管在去也门前,柴溪已经接受了安全培训,告诉她在遇到空袭时应该怎么做,但当空袭来临时,每个人都会感到害怕。她和救援人员会躲到营地里的安全屋内,安全屋没有玻璃,屋内又热又闷,汗水浸透了头巾和长袍,不停地往下流。有时候,他们在这里呆上几十分钟,有时候是几天,直到空袭结束。
每年,大约有3000名医生和后勤人员像柴溪一样,在伴随着武装冲突、疫病爆发、自然灾害的地区工作,这些无国界医生救援人员分布在全世界60多个国家,枪炮声常伴随着病人的喊叫或新生儿的啼哭同时出现。他们没有武装力量自保,所能依靠的仅是白色T恤、医院、驻地及救护车辆上印着的红色“MSF”字样,标明他们“中立、独立和不偏不倚”的工作原则,避免武装分子对他们进行攻击。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无国界医生。这个成立于1971年的组织是目前全球独立国际医疗人道救援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