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 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吴文清:石化行业“科研痴”(图)
//m.auribault.com 2016-11-25 来源: 中工网——《天津工人报》
分享到: 更多

石化行业“科研痴”

——记天津石化烯烃部副经理吴文清

专注工作的吴文清 孔庆涛 摄

  ■人物简介

  吴文清,中石化天津分公司化工板块乙烯专业首席专家、烯烃部副经理。从事石化工作34年来,他直接参与创新创效项目几十项,为企业创效数十亿。他主持并全程参与了天津100万吨/年乙烯项目中的30万吨/年聚乙烯、30万吨/年高密度聚乙烯、45万吨/年聚丙烯三套装置的生产和技术准备,为“三聚”装置的一次开车成功做出了突出贡献。他自主研发的气相流化床聚乙烯冷凝生产技术,将6万吨/年聚乙烯改造扩能至12万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先后获得第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15年天津市劳动模范、中国石化“突出贡献专家奖”等荣誉,2016年获“津门工匠”荣誉称号。

  今年53岁的吴文清是天津石化烯烃部副经理,乙烯新产品研发的带头人,从事工作34年来,他直接参与创新创效项目几十项,先后开发完成了国内首套《气相法30万吨/年聚乙烯工艺包》专利,其研发的6010等1-己烯系列产品,更是彻底改变了依赖进口的局面,实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如今,科技创新成果累累的他被烯烃部职工亲切喻为“新品之父”。

  “这几年,国内百万吨大乙烯如雨后春笋般崛起,而20万吨小乙烯很难产生规模效益。”面对采访,吴文清向记者讲述着自己行业的苦恼。为了发挥小装置的自身技术优势,打造聚烯烃名品系列,实现装置效益最大化,他决定将规模小的劣势转变为“小、快、灵”的优势,使新产品开发成为企业挖潜增效的“利器”。这其中,新产品——聚乙烯2650粒料的研发过程,让吴文清和同事们无法忘怀。2011年的一天,来烯烃部提货的客户无意中说:“我们想买2650粒料,可惜你们不能造。”吴文清当即回答道:“能造!”话一出口,在场的人全都惊呆了。2650粒料属于高分散产品,熔融指数在50左右,受热后稀得像水,造粒极其困难。当时的烯烃部只能生产熔融指数2左右的产品,吴文清这不是痴人说梦吗?但是,吴文清说干就干,他守在实验室一次次进行测温,精心调节。因化疗后免疫力低下和常年接触大量的水,他手上的皮肤经常发炎,严重的时候就会裂口流血,在实验的关键时刻,他就用一次性手套紧紧地捆扎在手上,继续做试验。同年5月,在他和同事们的努力下,终于顺利造出了2650粒料。如今,烯烃部可以生产熔融指数达到50-80的粒料产品,成为同行业的领头羊。

  搞科研艰苦,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也并非易事。2013年,技术人员调研发现,市场对超低密度产品1210有需求,但因为反应条件苛刻,操作难度极大,当时,国际上也只有两家跨国公司能生产。吴文清一定要啃下这块“硬骨头”。于是,他用实验室的小反应器做起了聚合实验,一次次装料、调整、记录数据,回家后又一次次打电话询问情况。每次,接电话的职工都禁不住要问上一句“吴经理,这么晚了您还没睡呀?”经过半年的技术攻关,聚乙烯超低密度产品1210投产了,该产品改写了气相聚乙烯法不能生产超低密度产品的历史。经销商和用户都惊讶地说:“你们中石化还能生产这样的产品?以前用的全是进口的。”吴文清说:“这就是我们天津石化的骄傲!”

  看着一个又一个新产品流出生产线,吴文清发自内心的高兴。在他的眼里,每一种新产品都是他的一个孩子,让他爱入心扉、疼入骨髓。每个工作日,他除了在聚乙烯车间搞实验以外,都要到装置转上一转,风雨无阻。如今,烯烃部聚乙烯生产过程完全实现了自配催化剂,并推出6010等十几个牌号的新产品。吴文清的科研成果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而且改变了国内树脂市场依赖进口的局面。现在,他的目标是打造强大的民族品牌。

  “我是根,一生一世在地下,默默地生长,向下向下……”吴文清很喜欢诗,这首诗也是他最真实的写照。几十年来,吴文清就像一个具有魔力的磁石,深深吸引着热爱乙烯事业的年轻人,他带出的徒弟如今都成了行业里的专家。面对外界更加丰厚的回报,他说:“我的根就在中国石化,我要用技术成果惠及更多的人。尽管‘听不见枝头鸟鸣,感觉不到柔软的微风,但是我坦然,并不觉得委屈烦闷,开花的季节,我跟枝叶同样幸福。’”(李洋)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