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 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追记共产党员、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丰碑,矗立在太行山上
//m.auribault.com 2016-05-31 来源: 中工网——《河北工人报》
分享到: 更多

  李保国(前)带领学生实习(2009年11月29日摄)

  ■李保国(中)在河北省阜平县槐树庄乡指导山区开发(2013年3月7日摄)

  “有雨遍地流,无雨渴死牛”“年年种树不见树,岁岁造林不见林”……30多年前,地处太行山深处的河北省内丘县岗底村,是太行山区一个典型的贫困村。

  一名朝气蓬勃的大学青年教师来到这里,立志帮助乡亲们改变面貌。35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他每年深入基层200多天,让140万亩荒山披绿,帮助农民增收35亿元以上,10万农民在他的带领下脱贫致富奔小康。

  他像一粒种子,无怨无悔地在太行山的土壤中生根开花。4月10日凌晨,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入睡后再也没有醒来,突发性心脏病夺走了他58岁的生命。

  他,就是共产党员、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林业专家李保国。

 ■“我是农民的儿子,最见不得农民穷,老百姓脱贫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

  李保国走了,他的手机照样“忙”着。

  仍有山区的果农不时打来电话、发来短信,向他们的李教授“请教种果树的学问”。

  那些远在大山深处的人们还在盼着他去教他们种果树。

  熟悉李保国的人都知道,他的手机24小时开机。无论何时何地,素不相识的农民打来电话,他都会耐心地接听解答。

  1981年,李保国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正逢学校决定在太行山区建立产学研基地。于是,他积极响应号召,走进太行山深处的河北邢台县前南峪村。

  从这里开始到生命的尽头,李保国把一生都献给了太行山。

  “要啥啥没有,种啥啥不活”……当时的太行山,石头多、土层薄、不涵水,水灾旱灾频发。脱贫致富,成了山区群众的“心头大事”。

  看着那一座座“石头山”,李保国反而来了“杠头”劲儿,把自己天天“钉”在了山上。渴了,喝口山沟里的水;饿了,啃两口馒头;累了,挨着大树靠一会儿;困了,找个大石头眯一觉……他和课题组起早贪黑,跑遍了山上的沟沟壑壑。

  一个月后,李保国采取“山中造地”的办法聚集土壤和水流取得成功。前南峪的土厚了、水多了,树木栽植成活率从原来的10%一跃达到了90%。

  李保国因势利导,引导农民栽苹果、种板栗。农民不会种,他舍得下“笨功夫”,面对面讲、手把手教、一家一户盯着人种……几年下来,前南峪不仅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还成了“太行山最绿的地方”之一。

  “脱贫为科研出题,科研为脱贫解难。老百姓脱贫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前南峪的“致富经”让农民们尝到了甜头,也让李保国心里更有了底。

  1996年,一场暴雨冲毁了河北省内丘县岗底村,面对田间地头的一片狼藉,一向硬气的村党支部书记杨双牛哽咽难言。

  李保国悄悄递给他一个小纸条,上面写着“需要果树管理技术,我可以帮忙”。

  一个月后,李保国带着妻子郭素萍搬到了岗底村,一住就是9年。

  几年后,李保国当初的“一诺”生出了“千金”:岗底卖出了100元一个的“天价”苹果,村民人均收入从不足百元达到3万多元。

  临城县城北的狐子沟,遍地砾石,无土无水,开发经济林简直就是一个神话。1996年,临城县绿岭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高胜福等合伙承包了那里的3500亩荒山岗,聘请李保国做技术指导。

  李保国组织课题组专家实测了20多个土壤剖面,最终确定发展种植省水易管理的核桃。在李保国的指导下,大家一手找水源,一手开沟换土改善土质。通过开山换土,一棵棵核桃苗扎根荒山。

  在临城县,已有1万多农民靠种植薄皮核桃走上致富路。

  从富岗苹果、绿岭核桃、南和红树莓,到邢台前南峪、平山葫芦峪……他用一项项技术培育品牌,染绿了荒山,澄清了河水,点亮了山区千家万户的希望。

  30多年来,正是靠着这一股子“杠头”劲儿,李保国主持完成10多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的科研成果,创新推广36项农业实用技术,直接帮扶40多个村致富,间接带动数百余村脱贫,10万多群众走上脱贫致富的路子。

  “我是农民的儿子,最见不得农民穷!”农民出身的李保国道出了朴实的心里话。

1 2 3 共3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