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 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数控机床的“翻译官”鲁宏勋:为空空导弹装“眼睛”的人
//m.auribault.com 2016-05-06 来源: 法制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在军工大院里长大,鲁宏勋从小就知道父辈做的是颇为神秘的大事业。与大学遗憾擦肩,他没做成梦想中的科学家,却两次被请上天安门广场的阅兵观礼台。

  看到我们自己的“战鹰”从头顶掠过,看见“战鹰”上挂载的空空导弹,他心里升腾起航空人的自豪感。53岁的鲁宏勋,就是给这些导弹装上“眼睛”的人,伴随着国家航空业高端武器装备的进步一路成长,他也成为航空工业培养起来的“大国工匠”。

 对话数控机床的“翻译官”

  中原大地上的“牡丹花城”洛阳,城市中有个门禁森严的大院,至今保留着上世纪80年代建筑风格的朴素,大院主楼上书大字“航空报国强军富民”。这里正是中国专业化研制空空导弹的单位,也是鲁宏勋和他的团队成长的地方。

  作为数控程序编程员和高级技师,鲁宏勋运用得灵活自如的工具叫数控机床,他让机床变成了服务于各项急难任务的“机器人”,他自称自己是让机器和人对话的“翻译官”。

  从钳工专业的技校生到高级数控机床的“翻译官”,鲁宏勋30多年走的路可不轻松。与前辈航空人从一穷二白的起点相比,现在工作环境随着我国航空工业和装备水平的进步变得越来越现代化,但随之而来的挑战也越来越艰巨——把那些功能更强大、结构复杂的部件更好地装进空空导弹极为有限的空间里。

  曾经他接手了导弹结构最为复杂的部件,上面有着各方向上百余个大小不等、相交或相贯的孔,最小直径不足3毫米,要求精度非常之高。作为重要部件,它的加工周期至少要6个月,成为严重牵制生产任务交付完成的瓶颈。

  “我们能想办法改善优化的只有加工工艺,而这即使是对于数控机床应用灵活的高级技工也是难度极大的挑战。”鲁宏勋说。

  新挑战反而激发了他创新的热情和动力。于是,他尝试使用新刀具、采用高速加工等新技术,再加上工序的新改进,把原来的十道精加工工序压缩到三道,更是“教会”了多台设备都能实现对这个零件的加工。终于,加工周期缩短了两个半月,产品顺利交付。

 航空技工炼成“大国工匠”

  空中格斗,导弹“一招制敌”。一个国家的空空导弹的实力直接影响着航空器的威力。

  “每一颗导弹发射都决定生死存亡,分毫不能有差。技术工人的工作就是要把导弹设计人员图纸上的部件变成实际装机的部件,设计提出的精度就是我们的任务。”鲁宏勋说,自己和同事们要做的就是把一个个“思路”从图纸变成现实可用的零件。

  “每一次成功都好比完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一件精美的雕塑,这时的我完全把自己的工作过程当作是快乐的事情。”鲁宏勋说,岗位可以平凡,人生不能平淡,无论干什么都有机会做出点名堂。

  这个听上去很酷、说起来很美的工作实际上有着无法言说之难,因为他们做的是要求极为苛刻的空空导弹。然而,正是在30多年里把这份最难最重任务做好的鲁宏勋,成了今天的“大国工匠”。

  “高考不利,与大学梦擦肩而过。我赶上从小长大的导弹院首届技校招生,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技校。”鲁宏勋说,那时候他对技工的全部了解来自一位同学的父亲,这位导弹院的老车工是连续十几年的劳模,家里奖状贴满了墙。

1 2 共2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