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 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钢轨医生”关改玉:“钢轨的方向就是诗和远方”(图)
//m.auribault.com 2016-04-29 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安静、清秀,见到关改玉的时候,很难想象1988年出生的她曾参与过海南东环铁路、京沪高铁、宁杭客专、津秦客专等重点工程的建设。

  过去7年,“钢轨医生”关改玉克服野外恶劣条件,在铁路线上步行1700多公里进行探伤作业。

  2009年大学毕业后,关改玉本来分配到了中铁十七局集团铺架分公司海东项目部办公室。当时,以铺轨、架梁为主业的铺架公司成立不久,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稀缺。

  当关改玉听说探伤工好比是“钢轨医生”、对行车和旅客安全至关重要时,一下子产生了浓厚兴趣,“当时感觉坐在办公室里太单调,去做‘钢轨医生’才能让青春足够精彩。”

  项目部选派人员参加国家探伤工培训考试时,关改玉第一个报了名。谁料,项目领导不同意,“探伤工作条件太恶劣,不适合女同志干。”关改玉铁了心,一再坚持,最终做通了领导的思想工作。

  一个女儿家,穿一身分辨不出男女的工作服,10多斤重的背包里,没有眼线笔,没有唇膏,没有防晒霜,反倒是塞满了钢轨探伤仪、钢丝刷、机油、打磨布、棉纱,可关改玉觉着这样才对得起青春。

  关改玉参加的第一个项目是海南东环铁路建设,当时正是酷暑,太阳暴晒下的钢轨温度达到60多摄氏度,山西姑娘关改玉哪见过这天气,“流汗跟流水似的,没几天就晒黑了。”

  为了精准探伤,关改玉经常蹲在道砟、枕木上核对两三遍,每隔几百米就要重复做“下蹲运动”,一蹲就是20多分钟。就这样,每天背着包走四五个钟头,一天下来,两腿酸软无力,肩头被磨破。

  关改玉是个爱挑战的人,越是困难,她越干得起劲。“一位前辈说过,探伤工绝不仅仅只是钢轨的‘医生’,更是千千万万旅客生命的‘守护神’!一辈子就干这一件事,也值了!”

  业精于勤,渐渐地,关改玉能根据探伤仪荧光屏显示的波形,准确判断出焊轨质量的好坏,并根据波形的“长相”对缺陷进行定性。

  与海南不同,秦皇岛冬季的西北风常刮得人站不稳,同事们个个军大衣、棉手套都觉得冷。为了探伤方便,关改玉解开军大衣扣子;为了探伤精准,她脱下棉手套,整个人都被冷风吹透了,双手也冻出了血口子。

  关改玉说,“探伤看似简单,但懂得越多,反而胆子越小,生怕出现纰漏,所以要时刻提醒自己更精准,这样才能心安。”

  大家对她从心疼、怜爱,渐渐变成了敬佩,“本来还有人打算追我做女朋友的,后来一看这形象,直接当成男同胞对待了。”关改玉开玩笑说。

  7年来,关改玉共检测焊头8000多个,准确率达到95%以上,先后获山西省“十大杰出女职工”、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野外工作这些年,最让关改玉刻骨铭心的,是独自行走在不见人烟的轨道上。“有时走一天都碰不见一个人。”她说,“前方是两条永不交汇的直线延伸开去,一眼望不到头;往后看,仍旧是这两条线,尾端消失在天地的尽头。我就站在这两条线的中间,头顶毒辣的太阳,一个人默默地工作。”(上图,赵 冲摄)

  野外待久了,团聚就成了最大的心结。可一旦离开工地,又是满满的眷恋和不舍。有一年工程完工,关改玉在家休息了半年。刚回家的时候,有一种解脱的感觉,终于可以不用晒太阳了,终于可以不用昼伏夜行了,终于可以按时、按点吃饭了,终于可以用用化妆品、穿穿漂亮衣服了。可两个月后,她再也待不住了!开始想念同事、朋友,甚至怀念工地上的生活。

  “我对探伤有感情。钢轨的方向就是我的诗和远方。”关改玉说,“当我老了,那些参建的铁路,那些检测过的焊接点,都会成为我生命中最珍贵的回忆!”(周亚军)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