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新华社呼和浩特1月23日新媒体专电(何珊 张丽娜)各地都迎来了寒潮,内蒙古地区遭遇了极寒天气,多地结冰降雪,局部地区最低气温达到零下40摄氏度。寒潮天里,铁路线上有一群“打冰人”,格外可敬。
“一进入三九天,我们就要和冰雪展开较量了。”集二铁路的朱雷平来回跺着双脚,尽管穿着皮袄皮裤和厚棉鞋,可站在冰天雪地里马上就冻透了。
集二铁路(集宁至二连浩特)是联接乌兰巴托、莫斯科的国际联运干线,北京至莫斯科和乌兰巴托的国际列车都要从这里经过。13年来,朱雷平带领的红外线维修组一直坚守在这里,为趟趟列车安全出国保驾护航。
绵延330余公里的集二铁路线上,每30公里都设有一个THDS(红外线轴温探测)设备,它们如同列车运行的“安全探测器”,利用热敏传感器,测量每趟通过列车的车轴温度,防止列车因车轴过热而发生车轴断裂事故。朱雷平带领的红外线维修组就担负着THDS设备的检查、维修、保养工作。
THDS设备格外“怕过冬”,一旦遭遇低温严寒或是被雪覆盖,就无法正常工作。倘若不能及时发现轴温险情,后果不堪设想。最近几天,集二线上多处THDS设备出现故障,朱雷平和组员们,扛起10公斤重的工具包,趟着没过膝盖的积雪徒步前进。
铁锹、鼓风机、刷子,个个都是“打冰神器”,在他们手中来回使用,设备很快从雪堆中“露出了”脑袋,由于白毛风刮得厉害,朱雷平和工友们的眉毛上、胡须上挂满了霜。
除净冰雪,立即开始调试设备。“上行右侧温度68.9摄氏度”,“上行左侧69.2摄氏度”……经过多次调试,设备达到最佳状态,朱雷平通红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在包西铁路(包头至西安)响沙湾供电车间,还有一群工作在隧道里的“打冰人”。
隧道内渗水结冰,冰棱倒挂在隧道的拱顶、侧壁上,乍一看,像一把把“匕首”。冰棱一旦触及铁路供电线,轻则跳闸停电,重则塌网断线,全线瘫痪。今年春运,为了确保隧道内接触网线路的供电安全,响沙湾供电车间从百余名青工中挑选出7名,成立了打冰队。
包西铁路是国家13个大型煤炭基地和上海、重庆等25趟旅客列车的重要通道。新响沙湾等四座隧道位于内蒙古库布其沙漠腹地,是包西铁路线上的重要咽喉。隧道内阴暗潮湿、漆黑无比,“打冰人”要拿着强光手电,在隧道内来回步行2至3个小时,一段一段巡视结冰情况。高速列车驶入时,轰鸣震耳,寒风刺骨,掀起的煤渣和石粒重重的打在他们的身上。
打冰作业大都在凌晨两三点钟。队员们穿梭在隧道里巡视,一旦发现冰棱,就举起打冰杆。又长又软的打冰杆是由三节玻璃杆组成,有30多斤重,准确击打并不容易。既要打掉冰棱,又得避免掉下来的冰柱砸到自己身上。“打完一轮冰,感觉胳膊、脖子都僵了。”打冰队队长贾海南笑着说。
寒潮天气里,隧道顶端的冰柱好像雨后的竹笋,每天都能长出30厘米,这些如小腿一般粗的冰棱,增加了“打冰人”的工作量,为了广大旅客能平安回家,他们毅然坚守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