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 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李保国:愿做太行一棵树(图)
//m.auribault.com 2015-12-18 来源: 河北日报
分享到: 更多

  他像太行山一样坚毅,专心致志,创新实干,为荒山披绿穷岭生金孜孜不倦

  12月9日晚上9时30分,李保国打开邮箱,发现来了一封新邮件,省林业厅要在下周对平山县绿色核桃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进行验收。他赶紧打了一通电话,安排准备材料等相关事宜。

  “路上是司机,下车当劳力。除了干技术,还得管闲事。”李保国笑着对记者说,这些闲事不管还不行,因为都关系到山区开发、农民增收。

  提起李保国,平山县葫芦峪现代农业产业园负责人刘海涛话语中满是感激:“李老师可是我们的大救星!”

  2007年,刘海涛承包了村里的山地搞核桃种植,3年过去,不光没结出果子,树也养死了。2010年,刘海涛经人介绍找到李保国,请他为园区支招。

  李保国重新给园区做了规划设计。5年里,他几乎每个月都过去进行技术指导。如今,园区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山区生态开发模式。

  “有人说我运气好,干什么成什么。我觉得不是运气,而是我这个人‘安、专、迷’。安就是安下心来,专就是专心致志,迷就是痴迷其中。”李保国说。

  土壤瘠薄、干旱缺水、植被难生……上世纪80年代,李保国刚到山区农村搞科技开发时,所面临的困难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

  爬高山,?深谷,他与课题组的同事起早贪黑,踏遍了项目中心区的所有山头地块,获取第一手详尽的数据资料。“常常是早上五点起床上山,晚上七八点钟返回。几个馒头一瓶水,山当餐桌地当炕,躺在地上吃干粮。”

  土层薄、不涵水,那就在土和水上下功夫。李保国和同事们以“聚集土壤、聚集径流”为方向,展开对山区爆破整地技术的摸索。

  改造大山的每一个设想落地,都异常艰辛。

  “当时条件有限,整地所用的‘土炸药’得手工制作。硝铵、锯末……”李保国至今对配方记忆犹新。

  有一次,炸药未按时爆炸,李保国上前察看,这时突然爆炸了,幸运的是,他只是被崩了个大跟头。

  炮声隆隆中,“山中造地”技术渐成体系。土加厚了,水留住了,树木的成活率从原来的10%提高到90%。

  “两聚”造林理论,使石质山地的造林技术发生了一次革命,太行山140万亩荒山由此披上绿装。

  坚持深入实际,科技创新才有源头活水。多年来,李保国始终遵循一个原则:生产为科研出题,科研为生产解难。

  针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老弱病残”进行农业生产的现状,他推出了省力化栽培技术,一次性整地、见枝拉下垂、架设黑光灯诱杀害虫等省工省力的技术广受农民欢迎。

  瞄准太行山区干旱阳坡充足的光热资源和具有自然阶梯的优势,他开发了干旱山区的高效循环利用技术,将平原日光温室错季栽培技术转移到山区,使山地效益达到良田的1.4倍以上……

  绵延起伏的太行山,让李保国变得眼界高远。

  “我们计划以葫芦峪为样本,建立一套完整的示范体系,模块化复制到全省各地。”李保国的推广之路已经开始。今年他参与了内丘、唐县等5个山区县的规划设计,打算各打造一个10万亩的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

  “将来我们还要成立河北省山区现代农业产业集团,把太行山区产业带统一整合,串成一条线,给太行山系上既有显著生态效益、又有显著经济效益的‘金腰带’。”

  李保国说:“让山山岭岭都富起来,我的事业才算成功!”

  他像太行山一样宽广,淡泊名利,安于奉献,只为能干事能干成事痴心不悔

  “宝宝,想爷爷了吗?”

  12月10日傍晚,李保国回到保定市家中,一把将孙子抱了起来。他已经两周没见着孩子面了。

  为了绿山富民,李保国付出了太多太多。

  想当年,他的妻子郭素萍也是课题组的主要成员,夫妻俩根本无暇顾及远在保定的家。不得已,他们只好把年迈的母亲和一岁多的儿子也接到村里,一住就是4年多。“我们的课题叫小流域的立体开发,所以好多村民都管我儿子叫‘小流域’。”

  “常年给农户和企业提供技术指导,每年至少也得有几百万的收入吧?”这些年,这样的问题,李保国不知面对过多少次。

  事实上,他既不拿工资,也没有股份,有时还贴上了自己的科研经费。

  “不为钱来,农民才信你,才听你的。”

  “要说我的收获,那可大得很。科研成果出来了,荒山绿了,农民富了。”

  李保国的话,见心见肝。

  他有自己的座右铭:时刻以善为本,寻找行善之地。

  “前边的善是完善的意思,后边的行善是做事的意思,指的是要不断完善自我,寻找能做事的地方。这辈子,能干点事,能干成点事,能干成点有意义的事,我知足了。”

  当我们看到,前南峪人把他的事迹刻成碑文,矗立在村口;当我们发现,岗底村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成果展示厅里,一共五个部分的展板,四个部分里有他的身影;当我们听说,正月到村里时,家家户户都争着请他到家里吃饭,实在推托不过,有时他一天得赴五六个老乡的家宴,说是吃饭,实则却是一次次个性化的农技辅导课……我们的心,被一种热辣辣的东西涨得满满的。

  今年,李保国57岁了。再过几年,他就该退休了。

  “想过以后再做点什么,过什么样的日子吗?”记者问。

  “我已经习惯了山里的生活。到时候,也许就和老伴儿找个小山村住下。”

  拐过一道弯,又一道弯。山峰、村庄、苹果树……在车窗外闪过。

  “愿做太行山上一棵树。我的根,永远扎在这里。”李保国说。

  □本报记者 霍晓丽 王敬照

1 2 共2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