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 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顾秋亮:“两丝”钳工
//m.auribault.com 2015-11-10 来源: 中国网
分享到: 更多

顾秋亮

  顾秋亮,男,江苏无锡人,现年60岁,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O二研究所水下工程研究开发部职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首席装配钳工技师。

  顾秋亮同志从事钳工安装及科研试验工作四十多年,先后参加和主持过数十项机械加工和大型工程项目的安装调试工作,是一名安装经验丰富、技术水平过硬的钳工师傅。

  2004年,为了确保国家863重大专项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顺利安装,七O二所抽调各部门技术过硬的技术骨干参加该项目的总装工作,顾秋亮为其中之一。该项目是当前世界潜深最深的载人潜水器,其研制的难度不亚于航天工程。由于他肯钻研,勇挑重担,他也理所应当地成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装配组组长的不二人选。

  他以严肃的科学态度和踏实的工作作风,带领全组成员,保质保量完成了蛟龙号总装集成、数十次水池试验和海试过程中的蛟龙号部件拆装与维护,用实际行动演绎着对祖国载人深潜事业的忠诚与热爱。05年他所在的“大型低噪音循环水槽”项目组荣获“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集体一等功”。08年荣获江苏省技术能手称号。2012年荣获蛟龙号载人深潜英雄集体荣誉称号(中共中央委员会和国务院颁发的)。2013年荣获蛟龙号应用性海试先进个人。2014年他所在的“装配保障组”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

  有钻劲儿的“螺丝钉”

  工作四十余年来,顾秋亮对工作兢兢业业,刻苦钻研,勇挑重担,一直在平凡的岗位上扮演着“螺丝钉”的角色。他爱琢磨善钻研,喜欢啃工作中的“硬骨头”。凡是交给他的活儿,他总是绞尽脑汁想着如何改进安装方法和工具,提高安装精度,进而确保高质量地完成安装任务。正是凭着这股爱钻研的劲,在工作实践中练就了较强的创新和解决技术难题的技能,出色完成了各项高技术高难度高水平的工程安装调试任务。

  在潜水器总装及调试过程中,他工作认真负责,吃苦耐劳,带领全组成员积极配合设计人员,对每个细节进行精细操作,任劳任怨,凭借扎实的技术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主动勇挑重担,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保证了潜水器顺利按时完成总装联调,获得设计人员和同事的一致好评。

  在蛟龙号总装之初,如何将上千个零部件整合为一台功能齐全、性能优异的潜水器,是横在顾秋亮和同事们面前的一座大山。这时顾秋亮爱琢磨的那股“钻”劲发挥了大作用。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使用的钛合金强度高,在上面打孔异常困难,但整个结构上单是M6的螺丝就有700多个,得打700多个孔;而且板很薄,螺丝很难吃牢。为了解决“吃牢螺丝”的难题,顾秋亮带着徒弟一起动脑筋,终于想出了办法:在每个孔的另一面加焊上一个方螺帽,这样就能让螺丝牢牢吃住,也不怕后续使用中反复拧进拧出了。

  蛟龙号的研制目标是“下得去,上得来,能干活”,为此安装了很多高精度的传感器和执行单元,如艉部的四个矢量布置的推力器。推力器的安装要求定位精确,但蛟龙号的钛合金支架是焊接结构,其安装焊接、应力释放是一个综合而复杂的过程,焊接变形量无法预估。顾秋亮利用高精度激光水平仪找平、测距仪测量实际偏差、轴径向拉钢丝确认位置等,确保了安装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可以下潜7000米深海进行资源勘查、深海观察作业和深海生物基因研究等的高科技装备。7000米深海的压力达到700个大气压,蛟龙号所有的设备都要承受如此之大的深海压力,只有保证好密封性能才能确保三名下潜人员的安全。为此,潜水器的结构件及设备的安装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所有结构件、零部件的安装位置必须到位,强度必须保证。如潜水器舯部两侧的测深侧扫声纳,是可以进行深海海底地形精细观察的高精尖装备,对于安装的精度要求非常高,顾秋亮同志根据设计安装图纸设计了专用工装,并绘制安装工艺图,成功完成该项设备的安装,满足了安装精度要求。又如潜水器艉部X型布置的稳定翼,是由内部充填高强度低密度的新型浮力材料,外部包裹高强度新型耐海水复合材料的复合夹芯结构,由于结构复杂,外部流线型要求高,在加工时难满足精度要求。他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既达到了精度要求,又保证了根部具有足够的强度,圆满完成了稳定翼的安装。

1 2 共2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