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周尊圣在新疆胡杨林中采风 光明图片
红色的胡杨林映入眼帘,热烈,饱满,生动,断枝倔强地向上。在《不朽的胡杨——周尊圣胡杨作品专题画展》的入口,这幅长6米、宽2米的《不朽的胡杨》以其强烈的冲击力和鲜艳的颜色吸引观众纷纷驻足。近日,不朽的胡杨——周尊圣胡杨作品专题展在乌鲁木齐开展。
胡杨是不屈不挠的生命力的象征,也是周尊圣的精神挚友。这个乳名叫“狗蛋”的东北汉子,背着行囊辗转大半个中国后终于找到了这位“精神挚友”——把根扎在了中国的西北,用20年时间开拓出一片无限的艺术空间。
出生在黑龙江的周尊圣,有着东北人豪放不羁、无拘无束的性格。尽管自小家境贫寒,但他总爱写写画画,梦想着有一天成为画家。他先是跟民间的画师学画,后来师从东北冰雪山水画创始人于志学。于志学的冰雪画以东北的白山黑水为表现对象,思想活跃的周尊圣从一开始就思索如何在老师成熟的冰雪画上寻求突破。渐渐地,他把目光投向了同样以冰雪闻名的新疆山水,思考能否用表现东北冰雪山水的技巧来表现远在西北的山川。这也与他对新疆一直以来的兴趣不谋而合。早在1990年在林口县卫生局工作的时候,他就订阅了《新疆日报》和《新疆画报》,连快递员都感到奇怪。后来在于志学和贾有福老师身边学艺,周尊圣去新疆的想法愈发强烈。
1994年5月,即将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之际,周尊圣第一次徒步走天山。买了水果、罐头、馕和足够的胶卷,没有路也没有问路,他只身一人朝着远处雪山的方向走去。周尊圣用了一个半月时间把南疆北疆踏寻了一遍,他惊讶于新疆的壮阔美丽,更惋惜于这些美丽没人来表达。
雪山美景面前,周尊圣有了创作的冲动,同时他深知传统的表现方式虽好却不能依赖,他一直在思考如何在老师的基础上走出自己的路。中国山水画历来以青绿、浅绛、水墨、金碧以至近代的焦墨、冰雪等颜色为主,周尊圣来到天山之后,却以浓烈的红色作为“天山山水画”的基调,从色彩到画法,从格局到技法,从构成到符号都与传统拉开了距离。从大兴安岭走到天山脚下,新疆成为周尊圣的第二故乡。
为当代美术史贡献了一块瑰丽的“中国红”之后,周尊圣又把目光投向了胡杨。2000年,周尊圣在新疆举办的第一个画展中就有了胡杨林的身影,之后的画展亦然,但周尊圣总觉得不满意,他耐心地让这个重要的题材慢慢沉淀,等待那种可以打动内心的激情。胡杨让他魂牵梦萦,日益饱满的情感和思考却迟迟没有迎来爆发的瞬间。
黎雄才入室弟子张介宇:我与胡杨同语共舞 | 2014-07-23 |
第二炮兵官兵情定戈壁种新绿 | 2014-07-23 |
胡杨林胜诉 山寨“胡扬琳”正式下架(图) | 2014-07-23 |
“香水皇后”胡杨林结婚 牵手音乐人江建民... | 2014-07-23 |
崔雪艳:绘出石油人的精彩 | 2014-07-23 |
歌唱家阿荣用歌声守护草原(图) | 2014-07-23 |
西域胡杨深圳演唱会完美落幕 被媒体称为“... | 2014-07-23 |
杨正玲:愿做戈壁滩上永远的“新胡杨” | 2014-07-23 |
67岁,我成了歌唱演员(图) | 2014-07-23 |
杨玉海:与胡杨的不解之缘 | 2014-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