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 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刘文西:活到120岁,我也画不够
//m.auribault.com 2016-09-02 来源: 陕西日报
分享到: 更多

  自1957年起,刘文西30多次在陕北过大年;二十余年来,他每年带领黄土画派画家到陕北和老乡一起过大年,从未间断。他说:“我爱画劳动人民,尤其是陕北的劳动人民,他们正直、淳朴、厚道、善良,他们值得我们画家永远画下去,每次来这我们都感觉画不够,因为他们不仅是我永远牵挂的人,更是值得我永远崇拜的人。我要把60多年来对黄土地人民的深厚感情和生活感受在画中表现出来,这是永远也画不完的。”

  化不开的陕北情

  刘文西1933年出生于浙江省嵊州水竹安山村,1950年入上海育才学校,师从王琦先生等并第一次接触到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58年毕业,到西安美术学院工作。多年来,他始终坚持继承发扬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和优良的革命传统,他以《讲话》精神为指导思想,坚持“鲁艺”传统,坚持长期深入生活,根植于广大人民群众,一直朝着革命文艺理论前进方向始终没有改变和动摇。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他更是找到了自己的核心动力和立身之本。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他先后近百次深入陕北,跑遍了陕北所有的县区和山川沟壑,结交了许多农民朋友,画了几千幅农民肖像、上万张农民劳动和陕北风光速写,与这片土地和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他创作了《毛主席和牧羊人》《东方》《祖孙四代》《山姑娘》《黄土情》《沟里人》《老百姓》《基石》等几百幅展现陕北人物乡情的力作和60多幅表现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题材的历史画。曾经,刘文西受到了冲击,不让他画画,只让他到农场放羊,但他利用一切空余时间来修改和创作。劳动之余,他画了多件以毛主席为题材的作品。那个时候,他的全部心思都在修改《毛主席拉家常》《毛主席在大生产中》等画作的素描稿上,长时间琢磨,所以画得越来越完整,就形成了一个素描系列,后来加工成为正式的创作。尤其是《毛主席和牧羊人》从1958年起稿,到1962年创作完成,期间花了不少功夫在素描稿上,进行多次加工后,最终完成了素描创作。如今,83岁高龄的刘文西先生仍然创作不辍,最近完成了百米长卷巨制《黄土地的主人》,这幅巨作长百米,高2.1米,历时12年,是给中国当代美术界又留下一件令人感佩的时代画卷。

  黄土地上的崛起

  “黄土画派”常年在陕北和大西北深入生活,扎根于黄土地、崛起于黄土地,他们的作品形成了阳刚豪放、雄浑大气的理想现实主义风格。在陕北这块厚重的土地上,60年来刘文西90多次造访这里,结交了数百位农民朋友,画了几千幅农民肖像和上万张速写,创作了几百幅展现领袖风采和陕北乡情的力作,与陕北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真正做到了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刘文西自己已经记不清多少次在去延安的路上奔波,去一次,回来一次,路过一次,那段路走来走去,但他还是不能满足。时代在发展,人物在变化,他的很多老朋友,画过的老农民不在了,留给他的只有想念。他说:“我活到120岁也画不完,也画不够。”

  刘文西创建了黄土画派,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多年来,他带领黄土画派画家每年至少七八次下乡采风写生,走进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中。他的绘画代表着中国画写实风格的发展方向,作品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和奉献精神,在他的引领下,一大批有影响的画家认同、接受、追随刘文西的画风,以黄土地的劳动人民生活为创作源泉,在现代中国画坛形成了重要的具有鲜明独特性的黄土画派。

  60年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1958年,刘文西在搞毕业创作时,第一次来到延安。便被陕北高原深厚的黄土地、高远的蓝天、淳朴的人民、丰富的民间文化折服。他深深爱上这片土地,他的创作源于这片土地,这一扎根,便是60多年。刘文西始终把陕北的二十里铺、周家湾和四十里铺作为基地,那里的一草一木,人民的一颦一笑,都已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中。刘文西说过,人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有限,不可能涉猎范围过宽,与其到处走马观花,不如深入一点,如解剖麻雀般,真正有所收获。所以,他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陕北,黄土地也成就了刘文西这个大家。他把生命中的激情都挥洒在了这片黄土地上。一个个窑洞都有他难以忘怀的故事,每个故事都有如他家人一般的陕北乡亲。刘文西说:“没有这几十年的陕北生活,没有数不清的陕北乡亲,就绝不会有我今天的艺术成就。我希望每年都能来陕北,深入生活、向生活学习,向人民学习,把我看到的美好的东西都画出来!我积累了那么多陕北人的形象,目睹过那么多激发我创作欲望的画面,我要把这些都画出来!”

  要把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的艺术矿藏发掘出来,使其粗糙的原型变成精美的艺术作品,靠什么?唯有靠艺术家的观察和发现。有了劳动人民的立场和感情,还要有画家对于造型艺术的特殊的敏感,善于从平常的事件和人物中发现美、表现美。否则,再美的东西摆在眼前,也会视而不见、无动于衷,又怎能唤起创作的热情?艺术的生命在于独特的个性,所以发现美的过程,往往就是发现个性的过程。为了创作《历程》这幅画,刘文西跑遍许多偏远的山村,画了很多河滩的石头,岸边的野花、野草。他发现,即使是没有生命的石头,也是那样的不同、那样的多彩多姿。在做过多次这样的观察以后,刘文西的画不再只是生活的一般描摹,而成了历史、现实和艺术三者的统一。他认为:“深入生活,贵在坚持。偶尔下去跑跑,画几张速写,回来也能成画,但我们应该提倡长期深入生活,和人民打成一片。坚持深入生活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恩惠和赐予,才能不断激发创作的热情和灵感。生活是艺术的土壤,人民是艺术家的母亲。这个熟而又熟的简单道理,却需要付出毕生的努力去实践,去体会。这么多年我一直坚持源于人民、为了人民的创作方向,虽然坚持得很苦,但很有成就感。我深信,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

  刘文西的艺术追求和人生信条是“到生活中去,到人民中去,去歌颂人民,为人民而创作。”他用了60年的岁月,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创作出了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本报记者 樊蓉 实习生 胡磊)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