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 中工网人物频道人物资讯-正文
赵鹏:爱琢磨的“老赵”
//m.auribault.com 2016-07-17 来源: 中工网—辽宁职工报
分享到: 更多

  “这块里面空间小太扣手了,快把赵师傅研制的工具给我递进来。”7月6日,厂房温度近30摄氏度的中航工业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试车厂内,调整员刘瑾从试车操作间里伸出头来,满头大汗地喊道。刘瑾所说的赵师傅,是试车厂试车员赵鹏。1998年,赵鹏从黎明技校毕业来到黎明公司发动机试车厂,跟从师傅学徒。经过十余年的勤学苦练,如今他已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发动机试车二级技能专家、企业的“大工匠”。

  “赵鹏爱钻研,遇到问题决不轻易放弃,直到把它弄懂才肯罢休。”厂里退休的老师傅郭黎明说。

  “记着有一次,我在进入试车间对相应部位进行调整时,由于空间狭小,过了20分钟也不见出来,赵师傅在外面急得直喊,快出来,快出来。”刘瑾回忆道,刘瑾刚一出来,赵鹏围着他了解情况。当时的原因是传统工具对空间狭小和位置隐蔽的部位调整起来既费劲又耗时。赵鹏默不做声,把这件事挂在心上。从那以后,赵鹏经常一个人去试车间这瞧瞧那看看,对一些部位仔细观察,好像在思考什么问题。半个月过去了,一天小组成员看到赵鹏手里拿着一个以前从没有见过的工具。只见赵鹏把这个工具递到调整员的手里说了,“看看这工具用着顺手不?”。原来半个月前,赵鹏看到小组成员进入试车间进行调整时间过长,就琢磨自制了一个更为方便的调整工具——万能调整工具。这种工具特殊螺钉、普通螺钉都能用。这个看似不起眼的调整工具,却为发动机相关部位的调整节约了几倍的时间。这一革新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减少了占用试车台的时间。赵鹏琢磨出的小工具装满了一个工具箱,有些可能只是简单的将螺纹调整方向,有些可能只是将常规工具的钻头改变方向,但这些小的改变都给大家的生产带来了便利。

  生产一台航空发动机需要由生产厂对零件进行加工后,汇集一起组装成整机,最后到试车台进行试车,期间需要经过上万道工序。航空发动机出厂前必须要经过最后一道工序——试车,以此验证发动机性能是否合格,只有通过试车合格才能交付给用户。因此发动机试车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用赵鹏的话说,“试车工作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必须要集中精力把好关、守好责,保证发动机试车的质量与安全。”崔博淳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