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 中工网人物频道人物资讯-正文
80后援疆医生陈磊:“我没有时间孤独”
//m.auribault.com 2016-05-12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 更多

  下乡开展义诊,学会了用手抓着吃饭

  到那么偏远的地方工作孤独吗?总有亲朋好友这样问他。陈磊笑笑说:“我没有时间孤独。”

  周一到周五在医院上班,紧张忙碌,有时值夜班特别辛苦。援疆干部不能自己开车外出,平时只能在居住的小区附近走走。到了周末,他们一般会开车到几百公里以外的牧场和屯进行义诊。哈萨克族人是游牧民族,春天要上山到牧场放牧,快到冬天才回来,义诊时要找病人,主动下去为少数民族兄弟提供服务。

  很多义诊都是在牧场里,看病的地方很简陋,有时身边就是牛羊马。

  有一次,给一位老人量血压,血压计显示“150/230”,陈磊以为自己看错了,接着量了3遍都是如此。老人说他经常头疼,眼睛迷糊,根本不知道自己得了严重的高血压,一年也没有检测过一次。陈磊给老人开了药,又通过翻译嘱咐他一定要按时吃药,并给老人详细讲解了高血压的危害。

  “每一次外出义诊,我都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尤其是医疗知识的普及在当地还不够,需要更多的当地人投身医疗事业。我也在当地带了4个学生,向他们传授我掌握的医疗知识和基本的保健方法,希望我走后还有人能够接着下来义诊。”陈磊说。据了解,牡丹江市派到福海县援疆的医生共有12名,有5名是半年时间,目前已经到期,有7名是一年半的时间,依然在一线坚守。

  陈磊说,外出义诊时,一开始他最不习惯的是吃饭。牧场群众提供的最鲜美的午餐就是手抓饭,他们的手抓饭真正是用手抓着吃的。入乡随俗,也该如此。但是看了一上午的病人后,陈磊总会找个借口跑到厕所,用酒精悄悄地给自己的手消下毒,然后再洗干净,才来用餐。“不敢当面这样做,怕别人看了以为我嫌弃”。

  义诊中,当地领导说的一句话让陈磊难忘:“祖国的边境线很长,如果没有居民在那里生活,边境线就是一条线,但如果边境线有国民生活,那就会像一道防线一样,我们的牧民都是巡边员。这些牧民缺医少药,特别需要医生。”

  一些牧民被陈磊医治后,病痛缓解,非常感动,下次听说他来会特意送来水果、风干肉,“牧民真的是太淳朴和热情了”。

1 2 3 共3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