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沙国清在“2015年感动交通年度人物”视频报告会上发言。中工网记者葛文琦摄
把爱献给大山的父老乡亲
——在“2015年感动交通年度人物”视频报告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我叫沙国清,彝族名字沙玛拉伙。来自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地方海事处。
凉山州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生活着彝、汉、藏、回等14个民族,是国家开展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重点区域,是国家精准扶贫的主阵地之一,也是国家“西电东输”的主战场。凉山州境内建有9座大型水电站,随着这些大型水电站逐步蓄水,原有的道路被淹,新的道路和桥梁没有修好之前,水路运输成为沿江百姓出行和生活生产物资运输的主要方式。2007年,组织安排我从公路部门到县海事处工作,从此,我开始了翻山越岭来往“一江四湖”的奔波之旅。
因为长期生活在山区,老乡们的水上安全知识、法律意识几乎为零,水上交通秩序混乱。更为困难的是,渡口、码头多处在偏远的深山峡谷中,最远的要乘车6个多小时,再步行l0多公里才能抵达,检查一片水域来回就需要一周。但是我想,办法总比困难多,组织把我安排到这个岗位,是对我的信任,我要对得起这份信任,担当起这份责任。
8年来,我和同事的足迹踏遍了盐源的山山水水,我们每检查一次来回超过1000公里,几年下来我们的行程相当于绕地球转了一圈。在巡检途中,我们住过山洞、睡过船舱,饿了就吃点干粮,渴了就喝点江水,能生堆火烤几个土豆,就算是美味。在我和同事们的努力下,不仅让盐源地方海事工作逐步走上了正轨,还让沿岸百姓享受到安全出行。现在,辖区建立了乡镇船管员制度,杜绝了超员、超载现象,坚持了行之有效的客渡船“六不发航”制度;推动成立了库区客运公司,船舶保险赔偿能力大幅提高,推广并固化了“救生衣行动”,客渡船救生衣配备量达110%;140多个渡口中,推动完成48个渡口建设,8个实现“撤渡改桥”,惠及2万群众,盐源县连续8年水上安全无事故。
繁重的海事工作时常让我照顾不了家庭。2012年8月,独自一人把我拉扯长大的母亲病危了,当时我在距离县城100多公里外的库区开展联合整治,医院下了三次病危通知书,哥哥也多次打来电话,等我忙完手里的工作才赶到母亲床前……我知道,母亲最大的心愿是让儿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我相信她的在天之灵也会支持我。
我们彝族有一句话,“只要眼睛望着远方,脚步就不会停下来”,既然选择了海事这个工作,我们就要继承前辈们“忠诚、担当”的奉献精神,把对海事事业的热爱、对凉山父老乡亲的深情,融入深山峡谷中,勇往直前,百折不挠!
最后,我用彝族语向大家道一句祝福:“兹玛格尼”,祝大家吉祥如意,健康美好!谢谢!
孙丛民:大个民警患肝癌 退而不休上一线 | 2010-12-01 |
风雨中的温情英雄 | 2010-12-01 |
舒幼民:平凡司机的执着坚守 | 2010-12-01 |
李文岩:热心打造“北京的姐”名片 | 2010-12-01 |
高宝来:孩子们的“警察爷爷” | 2010-12-01 |
慈君:一位公交车司机的“自我修养”(组图) | 2010-12-01 |
做时代的温暖者——“中国网事·感动201... | 2010-12-01 |
追记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太行山作证(... | 2010-12-01 |
王川英雄群体:用生命筑就农民兄弟的脱贫致... | 2010-12-01 |
2015年感动交通年度人物 | 2010-1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