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 中工网人物频道时代先锋-正文
任新民:百岁航天第一人(组图)
//m.auribault.com 2017-02-21 来源: 北京日报
分享到: 更多

1987年,任新民(左)与主管发射场的领导张敏(中)、胡世祥在发射场亲切交谈。

1986年,任新民(中)在北京慕田峪长城。右一为本文作者王建蒙。

  2017年2月12日15时,航天巨星陨落,102岁的任老总离开了我们。

  一位百岁航天老人,为祖国航天事业辛劳了半个多世纪,90岁还在上班工作,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著名导弹和火箭技术专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任新民,为中国几代航天人留下了受益无尽的财富和恒久的思念。追思跟随任老总在发射场的烈日下、在火箭、卫星旁一起度过的日日夜夜,他高屋建瓴的思想话语、对航天充满热忱的犀利目光、横扫问题时的有力手势,再一次浮现在眼前。

创下多个中国航天第一

  1956年,钱学森受命组建我国导弹专门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时,力邀任新民一起参与开创中国的航天大业。从此,任新民开启了航天人生。他的一生在中国航天史上创造了多个第一。

  1957年,根据中苏新技术协定,苏联向中国援助仿制导弹,任新民参与接收导弹样品和技术资料工作。1958年初,任新民奉命带队来到位于中苏边境的满洲里,代表中方签字接收苏联提供的P-2导弹样品,成为中国接收导弹第一人。

  1960年3月,苏联撕毁合同。任新民义愤填膺,在导弹副总设计师兼发动机总设计师任上憋着一口气,全身心投入导弹研制。苏联专家撤走不到3个月,中国仿制导弹在酒泉基地发射成功。

  1961年9月,他在国防部五院火箭分院副院长兼任导弹型号副主任委员任上,率队自主研制的火箭发动机首次试车成功,接着,在兼任液体火箭发动机研究所所长任上对发动机挖潜改造,提高导弹的射程,并且开展了大推力发动机研制获得成功,成为中国导弹发动机第一人。

  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而运载卫星的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是中国第一枚用于发射卫星的火箭,任新民担任该火箭的总负责人,成为中国运载火箭第一人。

  1978年1月,他在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任上,专门负责运载火箭、卫星的研制、发射工作。此时中国航天启动了总师管理制,他出任中国试验卫星通信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实用卫星通信工程总设计师,即五大系统“总总师”,堪称中国卫星通信第一人。

  1980年5月18日,中国向南太平洋预定海域成功发射了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任新民担任发射场区总指挥,他成为中国远程运载火箭发射第一人。

  1984年8月,随着中国航天进入应用阶段,任新民受命于“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工程”、“新型返回式遥感卫星工程”总设计师,成为气象、新型遥感卫星第一人。

  1986年11月,中国航天宣告进军国际市场,用中国的火箭发射外国卫星,任老总出任发射外国卫星工程总设计师,他是发射外国卫星第一人。

  ……

  2017年2月12日,巨星陨落,享年102岁。任老总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百岁航天第一人。

 发射场辉煌背后的险峻

  我与任老总结识于他受命中国试验通信卫星工程总设计师之时。

  1983年9月,试验通信卫星和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先后运抵西昌卫星发射场。任老总在发射场驻扎了7个月。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卫星发射任务。在这7个月中,我每天都看到他忙碌于组织火箭、卫星测试的身影。其中任老总决策换火箭发动机,是一件惊心动魄的事。

  那是1983年底,火箭完成技术测试在做转往发射阵地准备时,操作人员突然发现一级火箭发动机没有按要求装防护拉杆。当任老总火速来到发动机前时,发动机从外表看并无异样,但铁路长途运输的振动对发动机有何影响却无人知晓。任老总非常生气:“这完全是工作不认真不细致造成的!对发动机有没有影响必须要由数据来说话!现在有条件拿到数据吗?如果没有数据,为了保成功,只能换发动机!”换发动机?谈何容易!数个航区测量站、几艘远望号测量船在待命;数千公里通信保障电路要调整;数吨重、价值数百万元的发动机在发射场,更换条件受限,装配不易,拆下来再装上风险更多;发动机往返上海要安排专门运输,时间拖延对其它系统带来的潜在风险,涉及到五大系统的计划协调难以想象……千斤重担即刻压在了当时69岁的总总师身上。涉及到成败,绝不做无把握之事!经过加班加点、昼夜兼程的几天,这些工作全部完成,火箭不带疑点威武地耸立在了发射塔上。

1 2 共2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