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 中工网人物频道时代先锋-正文
何积丰:“积”成“丰”收 圆软件中国梦
//m.auribault.com 2016-06-28 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 更多

  “我1983年入党,想法很简单:做共产党员就应该为国家富强多做贡献。”面对记者提问,没有一丝迟疑,何积丰(见图,资料照片)这样回答。

  何积丰的名字,连着一长串头衔和荣誉:著名计算机软件科学家,国家可信嵌入式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奖、省部级科研成果奖、英国女王先进技术奖、法国国家棕榈教育骑士勋章等众多奖励获得者;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高校教学名师……他从来没有忘记的是,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

  只要没有出差,每天早上8:30,年过70的何积丰都会准时出现在他位于华东师大中北校区的研究室,一直工作到晚上6点左右。“我这个人算不上聪明,惟一的诀窍就是每天都不脱离专业工作。”何积丰说。

  196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的何积丰,是我国最早从事计算机科学教学和研究的人员之一。1972年,他就和同事们一起,参与了上海市第一代国产计算机的研制。上世纪80年代,国门初开,他被派赴国外进修,也是在牛津大学期间,他正式成为共产党员。

  “中国的计算机学科太落后了,我们有责任把它带到国际前沿。这是国家送我们出去学习时的期待。”

  何积丰与英国计算机科学家、图灵奖获得者托尼·霍尔一起创造性地提出了软件领域的程序统一理论,开创了程序统一理论的国际学派,奠定了软件语义元理论基础;他建立了数据精化的完备理论,被国际计算机科学界誉为“面向模型软件开发的一个里程碑”;他系统性地构建了基于模型的可信软件设计方法与开发技术,被称赞为在软件工程的科学理论与工业实践方面“做了奠基性的工作”。

  回国后,他更多关注国家与社会的发展需求,积极推动产学研融合。为国产汽车电子操作系统进行验证,使之通过欧洲认证并出口;为航天领域研发嵌入式系统需求分析技术,应用于重要型号的软件开发过程;领衔研发数字互动教室系统,推动学生教材形式与教学方法的重大革新……

  “科研人员的中国梦,就是让中国在专业领域站上国际前沿。不要大声喊口号,只要每年进步一小点。”何积丰这样自律,也这样告诉年轻人。

  2001年,时任华东师范大学领导找到正在国外任职的何积丰,希望他牵头组建软件学院。他接受了任命。把最初5个人的团队办成国家首批示范性软件学院、我国高校计算机软件工程领域名副其实的“领军团队”,他仅用了十来年。

  “以学生为中心”,是软件学院一成立就有的“院规”。何积丰率先在学院实行协同创新培养模式,与国内外高校及中国电科集团第32所、英特尔等成立了多个合作研究实验室,与微软等名企共建10余门课程;学生学业评价从单一考试变成考试、研究项目、学术论文的综合评价……

  “好文化是生产力。”说起这个,一直谦逊平和的何积丰就嘴角挂笑,做好学院的文化建设,汇聚一支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研发团队,显然是他最为重视和自豪的事。

  当了51年教师,何积丰高度注重青年教师与青年学子道德品性的塑造,每当有青年教师入职,他都会与其沟通交流、一起制定发展规划。他大胆向学校提出人才计划体制改革的设想,为青年教师设立专门的帮扶基金,创造宽松、良好、和谐的工作环境。

  在他带领下,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学院发展迅速,近三年来,申报的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先后获批;在2012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学院的软件工程学科荣列全国第四名,并列入上海市一流学科建设。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