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女儿的手机里,装了许多父亲工作的照片
田姗灵眼中的父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他对农村、农民充满感情。”田姗灵的记忆当中,父亲每年都会带着一家人回册亨老家。“爷爷奶奶都还住在老房子里。”她说,“每次一到家,父亲挽起裤脚就下地帮忙干活。”
在路上碰上乡亲,不管认识与否,姜仕坤总要停下和他们拉拉家常,“农村路远,很多时候,父亲都会让他们上车,捎上一段。”田姗灵说,父亲不讲究吃不讲究穿,“大家都愿意跟他掏心窝子说话。”
田姗灵说,父亲最多的告诫就是:“好好学习,才能出人头地。”田姗灵学习成绩一直不错,2015年高考,她以600多分的优异成绩考上深圳大学。
姜仕坤生前办公室的书柜里满满当当装满了各种书籍
“父亲爱书。”田姗灵说。从小,父亲便给她推荐图书,从《人生最重要的起步》到《中国论》,读张爱玲、读余华……
难得有时间与父亲相处,每次回老家就成了田姗灵最享受的时光。父女俩谈读书学习,谈为人处世,谈人生理想……
“父亲就是我人生的坐标。”
父亲与家人聚少离多,母亲难免有怨言。姜仕坤时常叮嘱女儿:“要理解妈妈。”
姜仕坤的一句话,田姗灵记在了心里。课余的时候,她会给母亲写信。“父母亲从来没吵过架。”这是田姗灵最骄傲的事儿。
父亲离开后的半个月里,田姗灵说,每天吃饭、睡觉,时间好像变得慢了。她试着安慰难过的母亲,帮着照料悲痛过度生病住院的奶奶……
“我会照顾好我妈!”她的声音并不大。
●记者手记
几天的采访中,和田姗灵的对话是最艰难的。
讲起父亲,眼前这个20岁的少女脸上都会一边微笑,一边擦去溢出眼眶的泪滴,她告诉我,父亲生前最后一次给她推荐的书叫《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书里说:“心中有痛,也要舍得。”
采访当天深夜,姗灵的微信朋友圈多了一条消息:“快回来,讲完还没有结尾的故事。”是一句歌词,歌唱得很哀伤:我关了灯,锁上房门……孤独的孩子语无伦次……回来吧,远行的人……快回来,讲完还没有结尾的故事……
那天,接受完记者的采访,姗灵挽着母亲走出晴隆县政府。我看见,母女俩的影子依偎在一起,被夕阳拉得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