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 中工网人物频道时代先锋-正文
“扶贫主任”赵克信20年矢志安徽省金寨县扶贫工作纪事(图)
//m.auribault.com 2016-04-28 来源: 解放军报
分享到: 更多

大别山上杜鹃红

——“扶贫主任”赵克信20年矢志安徽省金寨县扶贫工作纪事

本报记者 丁增义 特约通讯员 周海良

4月27日,赵克信(左)在高畈村与村民察看油桃长势情况。孙用平摄

  春雨潇潇四月天,记者随全军扶贫典型、安徽省六安军分区政治部主任赵克信驱车直奔大别山腹地——革命老区安徽省金寨县。沿途万木葱茏,流水潺潺,红杜鹃漫山遍野。

  眼前的一幕幕,对于已经在六安军分区工作了20年的赵克信来说,再熟悉不过了。车行山道,峰回路转,赵克信讲起老区情况如数家珍——

  金寨县地处大别山腹地,是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革命战争年代,先后有10万金寨儿女为中国革命献出宝贵生命。金寨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因为受到交通闭塞、土地贫瘠、教育薄弱等多种因素制约,老区群众生活艰苦,到1995年全县仍有10多万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赵克信永远忘不了1996年8月24日那一天,那是他调到六安军分区后,第一次随扶贫工作组下乡的日子。

  走进一户村民家中,眼前情景让他大吃一惊——两间墙壁开裂的土屋,一家4口人仅有一张床、一条被子,9岁小女孩衣不蔽体。赵克信跑到镇上,买了被子和衣服送过去。穿上新衣的小女孩非要给他磕头,泪水一下子模糊了这个关中汉子的双眼……

  20年过去了,那一幕在他的脑海中记忆如昨。赵克信抱定了一个决心:“不改变老区贫困面貌,我们就愧对老区人民和革命先烈!”

  从六安军分区政治部干事,到金寨县人武部政委,再到六安军分区政治部主任,20年来,赵克信职务几经变更,但其矢志老区扶贫工作的信念一如既往,筑路架桥、修渠打井、开荒建园,成为赵克信和金寨民兵的“家常便饭”。从“扶贫干事”到“扶贫政委”,再到“扶贫主任”,赵克信走遍老区的沟沟坎坎,熟悉这里的村村寨寨,与老区群众结下深厚感情。

 从“等着扶贫”到“我要致富”,扶贫先要扶志——

  “永远不能忘了老区,老区人民养育了我们”

  暮春季节,大别山雾气氤氲,草长莺飞。记者随赵克信一路驱车来到金寨县铁冲乡,这里自1992年起就是安徽省军区、六安军分区、金寨县人武部的定点扶贫乡村。

  走在山村的小路上,不时有村民过来与赵克信打招呼。看得出来,赵克信与这儿的乡亲们很熟悉,他说:“老区地红人心更红。作为红军传人,扎根红土地,造福众乡亲,我们义不容辞!”

  行走于豫皖两省交界的金寨县长河村,一条蜿蜒于群山峻岭间的平坦水泥路,让记者眼前一亮。同行的村干部告诉记者,以前村民出行,全靠一条羊肠小道。乡亲们也懂得“要想富,先修路”这个道理,曾6次自发组织修路,但均因山高石硬作罢。得知此事后,赵克信不信邪,立志要帮助乡亲们开出一条“大道通途”。1999年冬天,他带领63名民兵打眼放炮,开山凿路。虎口震裂,手掌起泡,吃饭时筷子都拿不住,但没人下“火线”。当地村民深受感动,纷纷加入筑路队伍。经过68天奋战,他们硬是在大别山腹地凿出一条10多公里长的盘山公路。通车这天,村中老人吴长忠拉着赵克信的手说:“这条路我们盼了很多年,如今让你们修通了,解放军真了不起!”10年后,经省军区协调,这条山路被纳入安徽省“村村通”工程,拓宽成水泥路。如今,这条山路为乡亲们出行提供了很大便利,也为乡亲们运送山货出山致富提供了通途。

  “扶贫首先要扶志!”赵克信告诉记者,“要让乡亲们从‘等着扶贫’转变成‘我要致富’。”

  在赵克信看来,老区积淀着红色基因。他说,革命战争年代,这片土地上孕育出的奉献奋斗精神,正是激发老区群众锐意进取、努力奋斗的精神养料,在今天脱贫攻坚路上,我们必须帮助贫困群众挺起精神脊梁,满怀希望走向脱贫致富路。

  金寨县张店村特困户曹可会,在军分区、人武部帮扶下,决定发展养殖业。今年开春不久,赵克信就为他送来了扶贫“种子资金”,资助他修建猪圈、购买猪苗。赵克信扳着指头跟记者算了一笔账:一户养8头猪,年底大概能收入2万元,经过循环养殖,很快就能脱贫。正在猪圈旁忙活的曹可会高兴地说:“往后再也不用靠救济生活了!”

1 2 共2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