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一群整天捣鼓积木的年轻人,能制作出机器人?一家藏在老旧社区的公司,能赚钱吗?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采访了昆明少科科技公司的胡磊。
“积木是我们的发明辅助设备。”胡磊解释,积木主要用来做设计“草稿”,长了换短的,短了再加长,比钢铁模型既省时间又省钱。胡磊和他的团队制作好模型后,会将图纸发给制作企业,很快就能收到样品。
“最开始也是迫不得已,因为没钱,只能通过积木来建造模型。”胡磊告诉记者,自己2008年从昆明理工大学毕业后,他和四位志同道合的同学选择了合伙搞发明。
“去企业固然稳定,也能搞研发,可得按照企业布置的题目来,未必能做自己喜欢的事。”胡磊解释。
可搞发明创造也得吃饭,最初为了能有个盒饭,胡磊和他的小伙伴们搬过货,修过设备。“不过最喜欢的还是去科协做科普宣传。”胡磊坦言,他们就是一群热爱科学的“奇葩”。
搞发明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却非常困难。为了试验某个器件的位置,胡磊等人常常需要进行上千次的试错。有时候一早开始做,三五个人忙活到深夜还没收工,但胡磊说:“有兴趣,不辛苦。”
发明进展不顺利,专利没人感兴趣,胡磊的团队也曾感到迷茫。去年一次科技展前一周,有几个项目一直卡在关键处,团队成员的心气也跌落到低谷。“恰好当时官渡区政府补助小微企业的三万元资金到位,我就喊来团队成员,给他们展示网银账户。”胡磊说,不在钱多少,关键是政府对企业和团队的承认和鼓励。
“科普时去过的学校,免费为我们提供实验场地;消防来检查我们的安全工作,也会告诉我们哪些消防隐患,他们给了我们很多的帮助。”采访中,胡磊说的最多的就是“感谢”,社会的关注、政府的关心让他们这群“奇葩”格外感激。
虽然现在团队已不再需要靠打杂工换盒饭,可胡磊还是经常和团队成员一起到学校、社区做科普宣传。
胡磊告诉记者,他们团队的科研方向往往会与主流企业相反。“像大型企业设计无人飞机主要是提升其速度,我们则将遥控飞机安全性放在优先位置,他们的飞机飞室外,我们的飞机可以在室内确保安全。”
随着专门为瘫痪病人设计的全自动可遥控翻转床、可自动调整平衡的机器人底盘、人形机器人等一系列产品的研发成功,不断有志同道合者加入胡磊的团队。“标准就俩,要有一技之长,最关键是热爱发明!”
胡磊团队的成员不必坐班,却干劲十足。“团队的人有时候没感觉了就回去了,但一旦灵感来了往往半夜爬起来赶到实验室画图、实验。”
胡磊告诉记者,最初两年团队成员收入不仅远远比不上去公司的同学,甚至连饭钱都不够;两年前,成员收入基本和进公司同学收入持平,如今已经是那批同学收入的两三倍。“关键是我们的成长性更强啊!”(本报记者 杨文明)
以大爱铸就钢铁脊梁 以忠诚托举航空动力 | 2008-12-18 |
“他像一位邻里爷爷”(图) | 2008-12-18 |
“他像一位邻里爷爷”(图) | 2008-12-18 |
“他像一位邻里爷爷”(图) | 2008-12-18 |
常建辉:26岁男孩撑起“中部第一易货” | 2008-12-18 |
李元:当助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 2008-12-18 |
1303名学生的守护者杨屹灵:“杨妈”我... | 2008-12-18 |
陈本峰:用代码实现“无处不移动”(图) | 2008-12-18 |
“照管”火车头的扳道班组 | 2008-12-18 |
华韡:八年青春倾情航模教学(图) | 2008-1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