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资料索引-正文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坚定不移地走重庆慈善发展之路
——写在重庆市慈善总会成立20周年之际
程贻举
//m.auribault.com 2015-12-31 来源:重庆日报
分享到: 更多

  重庆市慈善总会自1995年2月成立以来,已经走过了20年的历程。20年来,在中共重庆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中华慈善总会和重庆市民政局的关心重视和悉心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热情参与和积极推动下,重庆市慈善总会按照“全国一流、西部领先”的目标定位,始终紧扣筹募救助主线,围绕安老扶幼、助残济困、赈灾救援、助学兴教、公益援助、道德教化等民生重点开展工作,带领全市慈善会系统募集和争取款物37亿多元(其中市本级18.9亿元),惠及困难群众1000多万人次。市慈善总会获得了多项全国及市里颁发的奖励,荣获了国家民政部授予的“全国先进社会组织”、中华慈善总会“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奖”、重庆市“5·12抗震救灾先进集体”、重庆市5A级公益组织等奖项。上述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我们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找准了目标方位、发挥了独特优势、做到了“十个坚持”,走出了一条符合重庆市情的慈善发展道路。

  坚持正确的慈善理念,积极争取党政支持,形成了各方共推慈善事业发展的合力

  一是紧扣全市中心工作和民生重点履职献策。近年来,市慈善总会始终把各级党委政府关注的民生焦点,作为慈善工作的出发点、切入点、落脚点,牢固树立“民生有多重要,慈善就有多重要”“人人重庆,人人慈善”的理念,按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慈善事业新的定位、国发〔2014〕61号文件精神和李克强总理2014年10月29 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对慈善工作的最新指示,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和民生重点履职献策,发挥了慈善事业在扶危济困、改善民生、调节社会分配、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二是积极争取各区县领导重视慈善工作。作为全市慈善系统的行业性组织,我们肩负对区县慈善会的指导、引领、示范职能。2012年3月,我以个人名义给各区县党政主要领导写信,请他们关心重视慈善工作。很多区县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慈善工作的5年规划及具体措施。三是借助慈善大会,推动全市慈善事业健康发展。按照市里的统一部署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慈善工作的意见》(渝府发〔2007〕15号,以下简称市政府[2007]15号文)精神,我市于2006年3月召开了首届慈善大会,2009年9月开展了首届重庆慈善奖的评选表彰。为深入贯彻国发〔2014〕61号文件精神,市里拟召开重庆市第二届慈善大会,出台进一步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文件、实施办法,开展第二届重庆慈善奖评选活动,对慈善捐赠企业、个人、单位和慈善志愿者、慈善新闻工作者、慈善工作者等方面的突出代表给予表彰奖励。我们将借助党委政府的推力,吹响加快发展慈善事业的进军号角,将党委政府的支持内化为慈善事业发展的驱动力,使全市慈善事业步入健康快速发展轨道。

  坚持把公信力建设放在首位,赢得了社会各界对慈善工作的信赖和支持

  一是深谙公信力即生命,全力打造阳光慈善和信誉慈善。这些年来,我们始终把公信力建设摆在慈善事业发展的生命线地位,像爱护自己的眼睛和生命一样来呵护自身的声誉和形象,不做一丁点有损自身形象和慈善事业声誉的事情,打造更加开放透明的慈善团队,作出了“四个坚持”的庄严承诺(坚持不提取一分一文的工作经费和管理费、坚持慈善信息八公开、坚持尊重捐赠者的意愿落实慈善项目、坚持为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服务),坚持勤俭节约办慈善(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历年来均仅占当年总支出的1%左右),不仅激发了社会各界的捐赠热情,还赢得了社会各界对慈善事业的信赖、尊重和支持。特别是按照慈善信息“八公开”(公开筹募方式、捐赠款物的接收情况、救助项目、救助对象、救助审批程序、捐赠款物使用情况、回馈爱心企业及爱心人士的方式、财务审计情况)的要求,及时通过政府网络、新闻媒体、召开慈善监事会议等渠道公开相关信息,把慈善捐赠的所有行为、把筹募和救助的所有环节都放在玻璃口袋里,置于大众的监督之下,保证了公众尤其是捐赠者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向公众展示了低调务实、勇于担当、积极作为的良好社会形象。二是成立专项监督委员会实施重大事项监督。本着对捐赠者负责、对慈善工作负责的态度,进一步加强对慈善项目、物资、善款等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增强了慈善公信力。2013年芦山“4·20”地震发生后,为管好用好社会捐赠的每一笔款物,我们成立了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捐赠企业代表、财务、审计、法律、建筑等专业人士共36人组成的芦山地震赈灾社会捐赠资金和灾后援建项目监督委员会,并先后4次组织监督委员会成员到灾区现场考察推进援建项目和参加救助仪式等,监督援建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三是成立项目审批委员会监督慈善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为更好地坚持集体领导、民主决策,提高工作质量和透明度,科学规范筹募救助和项目审批程序,2014年1月,我们成立了由监事会主席、法律顾问、总会副秘书长组成的“项目审批委员会”,主要负责慈善项目审定、重大事项的审查把关。所有慈善项目和重大事项都必须经过审批委员会审批通过后方可实施。尤其是对涉及面广、影响较大的慈善项目和专项基金设立,还要经过项目审批委员会反复酝酿、认真讨论、咨询法律顾问意见、集体决定,并形成会议纪要备查,有效地防止了筹募过程中的随意性,避免了工作失误。通过上述做法和举措,市慈善总会的形象和声誉得到了很大提升,连续几年被评为5A级组织。建会20年来,没有发生一起负面事件。

  坚持以项目和慈善品牌为牵引,开展多渠道募捐,形成了稳固善源、持续实施救助的长效机制

  一是坚持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作为我市慈善事业的主体。市慈善总会筹募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民营企业,我市的大部分知名民营企业都已成为我会的副会长单位和常务理事单位。金科、龙湖、力帆、宗申、华宇、隆鑫、贝迪、力扬、民生能源、博赛、光迅实业、重庆一建、力宏精细化工等很多民营企业及其负责人也深刻地领会了“帮助困难群众就是帮助自己”的道理和“抱团做慈善”的理念,把慈善工作纳入了企业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成为了我市慈善发展的主体力量。二是广泛建立基金,实现了慈善资源稳定增长。建立慈善基金是实现慈善资源稳定化和常态化的有效途径。我们向爱心企业和人士大力宣传专项基金、协议基金、留本冠名基金、小额基金等多种类型的基金模式,大力发展基金慈善。例如,小康工业集团、同景置业、民生能源、博赛矿业、融汇集团、南方集团、中科集团、北城致远、学平大健康、港华燃气、华山医院、骑士医院等爱心企业和单位分别在市慈善总会设立了1000万元以上的慈善基金(最高的达1亿元);同时,还设立了5000元以上的微慈善基金、LP9爱心基金、北大圆梦爱心助学戴华露爱心助学基金等小额基金,为各阶层人士奉献爱心搭建了平台。目前,总会共建立了63支基金,规模达8亿多元,基金数量、规模均处于全国前列。三是通过项目来募捐。结合当前民生工作重点和困难群众的真实期盼,精心编制《重庆慈善“10+1”重点项目介绍》和年度重点慈善项目菜单,供爱心人士“选购”,并积极为爱心企业量身打造慈善项目,赢取支持。通过实施道德风尚基金项目,开展托起明天的太阳——一帮一助学、为希望续航、微笑列车、慈善双日捐、慈善情暖万家等经常性慈善助学、助医、助困项目,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慈善,筹措了数以亿计的款物,使几十万困难群众受益。同时,也让广大市民通过这些项目切身感受到了慈善工作存在的价值。

  坚持把慈善扎根在民众当中,积蓄了发展慈善事业的深厚土壤

  一是坚持深入开展慈善文化传播和宣传。大力弘扬和传播慈善文化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人们幸福指数、凝聚社会正能量的需要。我们围绕“人人重庆,人人慈善”目标,积极倡导“财富源自社会、爱心回报社会”的慈善文化理念,并大力宣传慈善人物的感人事迹、慈善活动等,增强了企业和全体市民的社会责任感,促进了人人向善。二是积极发挥慈善典型人物的引领示范作用,调动了社会各界的慈善热情。慈善需要引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通过发挥民营企业在慈善捐赠中的骨干引领作用,通过树立慈善典型人物并广泛宣传其可贵品质,传播了“慈悲为怀、大爱无疆”“人间自有真情在”的正能量,调动了社会各界的捐赠热情。积极引导爱心企业(人士)不仅自身投身慈善,还要搞好爱心传递,发动自身亲友、加盟连锁企业、经销商、供货商等参与慈善。三是开展了很多大型活动,赢得了各界对慈善工作的持续关注。通过开展两次全国慈善论坛、慈善情暖万家、慈善活动周、慈善十五周年系列活动、中华慈善·重庆之夜、评选重庆慈善奖、评选巴渝爱老敬老道德风尚奖等大型慈善活动,赢得了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慈善工作的极大关注。我们还在重庆晨报、重庆政协报等媒体开辟“重庆慈善之窗”专栏,在民众中传播了慈善知识、普及了慈善理念。

  坚持全市慈善系统整体联动的思想,发挥了慈善工作的整体优势

  一是帮助理清工作思路。区县慈善会在我市慈善事业发展中占据着承上启下的特殊地位,我们视之为最可依靠的“嫡系部队”、最可信任的合作伙伴,积极发挥指导、引领、示范职能,帮助其理清工作思路,统一思想。区县也大力支持和积极响应总会开展的工作,市区合力、上下联动,发挥了整体优势,推动了全市慈善工作发展。二是努力实现慈善组织四级网络和慈善资源全覆盖。目前,我市38个区县、2个新区管委会均成立了慈善会,乡镇设有稻草援助中心,部分社区和村社设有慈善工作站或爱心超市。市、区(县)、乡镇(街道)三级慈善组织体系已经形成,我们正努力将慈善的触角向村(社区)延伸,争取实现慈善组织四级网络全覆盖、慈善资源全覆盖。三是加强慈善工作培训和发展扶持。每年邀请区县慈善会的领导参加理事会和各类业务培训,进行区县慈善会年度目标考评。

  坚持服务回馈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不松懈,形成了慈善事业发展的激励机制

  一是建立慈善表彰的长效机制。国发〔2014〕61号文件明确提出“国家对为慈善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社会影响较大的个人、法人或者组织予以表彰。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可按国家有关规定建立慈善表彰奖励制度。”我市也按照市政府[2007]15号文件精神,形成了慈善表彰奖励的长效机制,每两年组织开展一次表彰活动,对慈善捐赠企业、个人、单位和慈善志愿者、慈善新闻工作者、慈善工作者等方面的突出代表给予表彰奖励。尤其是,市里拟召开第二届慈善大会,将对贯彻国发〔2014〕61号文件作出更为详细的部署、提出更为具体的激励措施。二是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每年开展“走百家、联千户”活动,随时了解各爱心企业在生产、经营方面的困难并进行力所能及的服务工作,了解其捐赠需求和困难,帮助其量身打造捐赠项目。充分利用总会领导长期担任党政职务、与政府相关部门衔接紧密的优势,积极出面帮助爱心企业协调解决经营、资金等困难,协助解决子女上学、就医等问题,建立对爱心单位和人士的回报、反哺和帮助机制,赢得了理解和支持。三是推荐各类评比表彰。我连续担任了4届重庆“十大渝商”和7届“重庆年度经济人物”的评审委员会主席,还参加了其他的一些评选。给我的感觉是,无论是官方机构还是民间组织发起的众多的评选表彰,都把候选对象参与慈善公益事业的情况和贡献大小作为衡量评比的重要条件和标准。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励和引导了企业家们在自身发展致富的同时不忘回报社会、不忘承担社会责任。

  坚持发挥老同志的引领示范作用,稳定了慈善工作的基本骨干队伍

  一方面,老同志是发展慈善事业的宝贵财富。现代慈善在我市兴起20年来,我市慈善会系统发挥一批老同志熟悉本地实际、工作经验丰富、社会威望高、热心公益、无私奉献的长处,为慈善工作献计出力,发挥了积极作用。很多老同志不仅把自己作为一名慈善志愿者,经常参加活动、宣传慈善理念、动员社会捐赠,还捐出自己的工资,既是一名慈善参与者,又是一名慈善精神的忠实践行者,他们完全是在做奉献、尽义务,其精神境界非常令人敬仰和感佩。另一方面,积极发挥老同志的威望优势。在我们国家,慈善事业如果离开了党政领导的关心、重视、支持和推动,离开了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同志的支持,慈善工作的公信力、号召力和影响力就会打折扣,对广大爱心企业家、爱心人士和社会各界参与慈善事业的激励、鼓舞作用也会大大降低。这对于刚刚起步的中国慈善事业来讲,是不利的,最终受伤害的还是困难群众的切身利益。我认为,从某种程度上,爱心企业和人士对老同志们的敬重、信任,其实就是对政府的信任和对慈善公益事业的支持。

  坚持推进慈善组织自身建设,不断提升慈善工作者队伍和志愿者队伍整体素质

  一是严格遵规办事。近年来,市慈善总会严格遵循国家的法律法规,制订和实施了信息八公开制度、项目管理办法、财务管理办法、收发文制度、印章管理办法、档案管理办法、志愿者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近20项规定,进一步提升了科学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的水平。二是切实抓好内部队伍管理和作风建设。通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各部门和岗位职能职责、完善工会组织、关心职工生活等措施,进一步增强了慈善团队的执行力、凝聚力。将中央八项规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慈善政策法规、会议精神、领导讲话等内容整理编印成册,认真组织学习,加强作风建设。尤其是严格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和市委七项要求,厉行勤俭节约,严控接待、会务等工作经费支出,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和财经纪律,抓好廉政建设,杜绝了假公济私、超标准接待等现象的发生。三是着力提升慈善团队业务素质。通过专题讲座、以会代训、座谈交流、实地考察等,开展慈善业务培训。分批组织工作人员参加中国慈善联合会贯彻国发〔2014〕61号文件精神培训班、重庆市基金会管理人员培训、重庆市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专题培训会等,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职业操守、廉政意识和业务素质。

  坚持推进宣传工作和慈善文化研究,营造了“人人重庆、人人慈善”浓烈氛围

  一是积极争取市委宣传部的支持。市委宣传部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慈善事业发展宣传的通知》,为我市宣传普及慈善理念、推进慈善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持。二是加强与市精神文明办协作联动。与市精神文明办等单位联合开展“爱老敬老道德风尚奖”评选等活动,并利用总会道德风尚基金对贫困道德模范和先进人物进行表彰奖励,扩大了总会的影响。三是成立了慈善文化基金。为更好地推动慈善文化建设,2014年11月6日设立了慈善文化基金,首批注入资金5500余万元,旨在为更多的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从事慈善文化宣传和研究、帮扶困难弱势群体搭建平台,培育和传播全民慈善理念,为慈善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舆论支持,引导更多的人崇德向善。积极推进《慈者善语》《善耀重庆》等慈善书籍的策划编撰工作。

  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开创了慈善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当前,中国的慈善工作没有先例,没有成熟、固定的模式可以借鉴,也是属于摸着石头过河,是在探索和尝试中前进。目前我们所做的工作、付出的努力,就是在探索、在尝试,探索就有分歧或疑问,尝试就会有成功或失败。实践出真知。长期以来,我们坚持用“三个有利于”标准评价和指导工作(即评价慈善工作,要看这样的工作模式、经验、做法是否有利于调动社会大众的公益捐助热情并持之以恒,是否有利于慈善募捐规模的整体壮大,是否有利于救助对象实际困难的有效解决和和谐社会建设),不断调整和理清发展思路,不断创新筹募方式、开辟筹募领域、拓展救助范围、完善组织体系,不争论、不折腾、不懈怠,在实践和实干中不断探索、总结,深化和拓展了现代慈善功能,从而开创了我市慈善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回顾市慈善总会20年的发展历程和自己担任会长9年多的经历,我深深地感到: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是我市慈善事业取得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和关键。我们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有各界人士的积极参与,有慈善会系统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工作一定会干得更加出色,一定会为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重庆的慈善事业必将续写更加绚丽辉煌的新篇章!(作者系重庆市慈善总会会长)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