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写写“土特产”变出“艳阳天”
周建国
//m.auribault.com 2016-06-02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到: 更多

  中小学教师需要反思实践、梳理经验并升华自己的思想,教育写作应该是最佳载体。但不知什么原因,一谈起教育写作,许多老师立马“谈写色变”,总是怕写或者不知道从何写起。教育写作从此就成了不少教师思想难以升华的鸿沟。

  其实教师每天都要写教案,这是最基本的教育写作。教师生活在缤纷的教育世界里,那里有教师与同事、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交往的各种经历和趣事,有自己如何加强教育、管理学生、改进课堂教学、反思学习等的切身感悟,更有许多精彩的故事,这些都值得教师去书写。如果有关部门能够改变对教师教育写作的评价观,如果教师坚持不懈、不拘一格地从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活写起,教育写作其实不是什么难事。写作能够帮助教师改进实践,从而真正改变自己。

  在教育写作中,其实最可怕的是,当下有许多教师依旧存在着写作功利化的思想。因为平时缺失写作习惯,一旦晋职、评名师等需要文章,或者需要有发表的文章时,即刻“临时抱佛脚”,从网上下载资料后东拼西凑,或者干脆抄袭他人的文章。即使文章发表了,因为没有真正思考,特别是缺失实践的思想,所以,写和做还是“两张皮”。有的教师一旦利益到手,立刻“金盆洗手”,再不写作。也有教师认为,文章总得引经据典,要用高深的理论做支撑;文章应该洋洋洒洒,至少要写几千字;文章必须有血有肉,写得生动活泼些,富有可读性,能给人以启迪;文章最好能发表……因此,教师先要克服教育写作高不可攀的畏难情绪,也要克服写是为了某种需要的功利思想,更要克服写是为了炫耀自己的虚荣心。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许多教师总是为缺少写作素材而发愁,其实办公室、课堂和各种场所,都是开掘写作素材的发源地。教育教学工作需要我们去交流、对话、互动、沟通和协商;在听报告、讲座、公开课,参与沙龙、论坛,自主阅读等“教、研、训”活动中,会有许多新感悟和思想闪光点冒出来;在教育和转化问题学生,处理各种难题碰到困难时,内心会有诸多想法,或者需要排解心中的烦恼,特别当我们应用或者创新了某种教法,提高了课堂效率等,这些更是教育写作的源头活水。包括读了某些书的体会、日常写的教育教学笔记和日志、有新意的教例和案例。又譬如,我是理科教师,创新了某个实验,对某一类例题和习题的改进;倘若我是语文教师,课余写的散文、小说、诗歌等,都应该属于教师的教育写作。

  当下评名师、评职称以及其他评先奖优活动,其实已经把教育写作绑在了功利的“战车”上。因为教师要获得某种利益,必须在正规刊物发表论文,或者有课题能在县(市、区)以上获奖。由于教师所积累的读书笔记、反思笔记、原创性的教例和案例、教育教学日志、代表性的课堂实录、研制的习题、自制教具和学具以及建立的资源库等,这些“土特产”都缺少理论,包括语文教师写的散文、小说和诗歌等,也都不在教研论文之列。其实就是这些“小儿科”,增大了我们的“内存”,充盛了思想,提振了底气,更积聚了专业成长的正能量。但是按照现行的评价标准,这些可能都不符合教育写作的要求。这样既挫伤了教师教育写作的积极性,又使教师望写作而生畏。希望教育有关部门能进一步解放思想,给教师自产自销和现炒现卖的“土特产”以一席之地,并积极鼓励和大胆认可这些“小儿科”,使教师的教育写作更加接地气。

  教育写作其实是帮助教师梳理经验、升华思想的利器,更是帮助教师改进实践、走向成熟的不二法门。不少教师缺思想、少思考,平时又不擅长写,“丑媳妇怕见公婆”。其实教师结合实践多读、多写、多练,反思深刻了,就能摸索出教育写作的门道,“丑小鸭”完全有可能变成美丽的“白天鹅”,也完全有希望蜕变成有思想的实践者。期盼学校能加强网站建设,开辟教师读书、写作专栏,建立微信公众平台,帮助教师“发表”作品,特别要建好可以共享的资源库。作为教师,我们要主动出击,通过微信、微博或者QQ群等,大胆邀请读书和写作爱好者进入朋友圈,要敢于发布各种资讯,大家一起讨论、辩论、交流、切磋,通过思想交锋,碰撞并培植出更多的教育教学智慧,写出教育教学的艳阳天。(作者单位:浙江省奉化市教育服务管理中心)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