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社会转型中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
宋生贵
//m.auribault.com 2016-04-14 来源:内蒙古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如今,我们讨论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及其发展前景方面的问题,包括体现“‘中国梦’的多民族书写”,需要特别指出,在当代“全球化”语境中,尤其需要倡导在文化自觉与自信的前提下,更加张扬创新精神,积极探寻新的、可以持续发展的生长点。下面就此话题谈几点初浅思考。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生成与变化的文化基础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变化如同其生成一样,是多因集合性的,过程性的。依据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的特性与规律,无论任何时候,要切实体现或张扬其特有的美学品质,都不能脱离其自身的民族文化生态;而实现民族文化生态优化,则是当代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实现繁荣发展的重要前提与保证。

  我们已经明显地感受到,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浪潮,以前所未有的强势影响着世界许多方面的格局,其中包括文化格局。随之而来,反映在文化方面有两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由文化趋同而极容易形成文化单一化;二是因现代化生存背景中物质需求的张扬,而导致功利性对于文化应有的精神品格的遮蔽或消解。因此,不少有识之士已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的现代化社会进程中,尤其需要以多样性的区域性、民族性文化来调适当代人的精神需求。因此,发扬和发展包括少数民族文学在内的地区性民族文化,是全球化背景下的积极的选择。

  关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在全球化语境下的现实状况,现在有一种形成共识性的看法,就是在世界性的文化交流已成为当代不逆之势的情形之下,受西方文化的冲击,传统的民族文学经历严峻挑战,同时也面临新的选择。这种现象的出现是有其必然性的。不同特质的文化在交流中往往不可避免地发生碰撞、冲突,特别是在彼此间存在文化落差的运作中,文化的辐射和传播,同文化的选择与重构是同在的。笔者以为,这中间有两点是需要特别提到的,其一,当代这种世界性的文化交流中的“文化”这一概念所承载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其二,除传统意义上的文化因素以外,与生态、心态相关的生活方式背后的经济实力,在很大程度上潜在或显在地影响着当代文化交流的价值取向。如果说前者按照荷兰哲学家冯·皮尔森的“文化战略学说”,认为更多得是含蕴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的话,那么,后者则是关系到了群体性的生存状态与生存地位。作深层意义上的探究,则可以发现,这对于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取向及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发展少数民族文学的文化资源优势

  关于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同样是置于当代“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来看待的。我们知道,整个人类文明是由众多民族各具特色、丰富多样的文明共同构建而成的,因而,方可称之为大千世界。而且有理由相信,无论任何时候,人类文明健全而富有生机的发展,都必然需要文化的多元化以及文明形态的多样化,这也应当是所有真正的文明者的共同取向。

  少数民族文学深系于本民族的文化之根,并且具有历史传统与地域特质两重性。由于自然的、人文的,以及与此相关的历史积淀的种种原因,民族文学的优势显而易见。笔者大致将其归纳为这样几个方面:首先它从一个侧面反映着对本民族文化的自尊和自信,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固化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稳定性。其次它在相当程度上规定着文学的基本构架、发展趋势,以及整个文学活动的和谐态。第三,在美学形态和审美情调方面,更容易存留民族的原生态,让人感受到本民族历史形态的本真。第四,最显而易见的,也是被运用得最为充分的,那就是本民族、本地区特有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民俗风情,以及人们的生存状态、心理特质等为文学创作提供丰富的题材。第五,在实践中培养和造就具有民族个性的作家。第六,可以开启和激活不同民族的鉴赏者新的审美感受,并拓宽其审美视界。此外,民族性、地域性的文学作为本民族与本地区人们思想感情的体现,还可以有效地激发群体的民族自豪感,以及思乡情怀、寻根崇宗意识,等等。

  民族文学的精神内涵与美学品质,正是经过其独特的历史性营造,以及淘洗、凝练而形成的,在大千世界中有其独特的价值。在当代全球化语境下所提供的种种新的机遇与可能面前,作为本民族文化突出体现、且对于讲好“自己的故事”最具有表现力的民族文学,可以在主动进取中展现独特风采。同时,因“全球化”而形成的世界的“整体”性,为各个少数民族的文学艺术提供了全球性自我展现的平台与可能,登上这个大“平台”,用好这个大“平台”,便使之既获得全新的表现方式,又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特别是可以为不同民族、或不同种族的更多的人所感知和认识——这便可以自然地超出以往那种地域的、民族语境的局限。

  少数民族当代文学创作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开掘与利用

  中国少数民族当代文学自觉开掘、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实际上主要是寻求与激活在当代新的背景之下发展民族文学的因子和机缘,并在文化层面上获得新的生长点。

  传统意义上的少数民族文学,具有显著的地域特性,而且在以往特定历史条件下,都经历了长时期的相对封闭与自适、自足,以及族群生活与生存中多因素濡染的过程。所以,往往既特色鲜明,又极富自然与人文内涵,当然,也必然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形成明显差异。然而,经济全球化、科技一体化、传媒大众化大趋势的到来,现代交通、通讯迅捷发展,原有的地域阻隔被打通。包括文化在内的各种信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并进行着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与渗透,这对于具有地域特性的少数民族文学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地域性的少数民族文学要在当代背景下获得良性的、不失主动性的发展,固步自封不可取,只求外在表现形式花样变化无关根本、特别是不可能实现持续和增值,而只有深入到民族文化结构的层面,开掘其内在资源,把握其精神内核,继而藉此进行新的、相适于当代人审美趣味的创造,才可能使之不断焕发生机。

  另外,少数民族当代文学创作实现对民族文化资源开掘与利用的合规律性与有效性,还与当代人的创新精神及创造能力相关。所以,我们在充分认识并注重合规律地开掘和利用民族文化资源的同时,还需要始终强调原创精神的张扬与原创力的激发。

  一切过去时代的文化资源,都有在当下文化语境中重新阐释和创造性地开掘、利用的问题。一个民族的文化资源要想成为生动、鲜活的“现在时”或“现在进行时”,都必须与当代及当代人的精神生活需求(包括文艺审美)相联系。所以,一切传统的文化资源要想在当代发挥作用,都要经历现代转换。其中,一是民族的传统文化遗产或资源,其本身并不能自然地成为新的文学作品,只有经过一定形式的再创造,才能成为具有丰富的当代审美意味的作品。二是虽然文学创作与其他生产方式不同,其所依赖的文化资源可以反复使用,但是其拒绝模仿和复制的特性,则尤其需要创新。

  调适与优化地域性民族文化生态

  根据少数民族文学生成及发展中多因集合的特点,面对新的时代背景,针对当下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变化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笔者以为,积极调适与优化民族文化生态,是建树新的民族文学个性,体现或张扬其特有美学品质,并使之不断获得新的生存活力,实现持续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前提条件,而且这也正是当下须格外予以重视的关键性问题。

  如何积极调适与不断优化民族文化生态环境呢?显然,这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都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进行深入研究,从其与少数民族文学的生存与发展之间的重要关系的基础上,一是认识民族文化生态是可调适与可优化的广阔空间,二是在全方位开放的背景下,从发扬民族文化的立场出发进行开拓、创造,三是寻求和建立制衡机制,特别要始终注意保持与维护生命的整体性,培养、发掘生活中的诗意和美感,不要只把自然视为可资开发的对象,使民族文化生态的调适与优化始终拥有可靠的基点。

  总之,中国少数民族当代文学要真正实现持续发展,必须要依托于民族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与有机性;而其特色的真正彰显,则除了要转化为优势之外,还需要有相适相谐的环境。当下,即应真正确立“整体的、和谐的发展观”,将民族文学的繁荣与发展,置于民族文化建设以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系统中看待。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