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争当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排头兵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领经济社会发展
梁群
//m.auribault.com 2016-02-04 来源:宁波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图为高端制造产业园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及今后一个时期,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标志着深化改革的重点由以往注重需求侧管理转向注重供给侧管理。与传统的需求侧管理强调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不同,供给侧管理强调劳动力、土地、资本、制度、创新五大支持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源”,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也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今年1月14日刘奇书记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转型上,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新供给,激活新需求,开拓新市场,率先进入‘增长中高速、质量中高端’的发展轨道”。

  宁波杭州湾新区是全市产业转型的新基地,在全市经济转型过程中发挥着示范和引领作用,必须主动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和重点,坚持创新转型,以更高质量、更快速度、更可持续的发展,为助推我市跻身进入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贡献更大力量。深刻理解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本质内涵,结合新区实际,重点要做好四个“两手抓”:

  一是优增量和化存量两手抓,加快构筑更具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目的是破解供需错配问题,重中之重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供给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宁波杭州湾新区作为全市新兴增长极,首要任务是做优产业增量,通过培植一批创新型、未来型产业,实现对传统产业的有效突围。同时也要做好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推动存量转型升级。

  一方面,要从提高供给质量上下功夫,切实加强产业有效投入。今天的产业投资,决定了明天的产业结构和产品供给,在当前多数行业产能过剩的情况下,新区产业投资要避免在低端领域、传统产业重复叠加,着重瞄准代表新经济、新技术发展方向的先进产业,瞄准适应品质化消费、个性化消费需求的新兴领域。特别要发挥新区的空间优势,重点围绕智能汽车、高性能新材料、生命健康、通用航空等新兴产业,引进一批领头企业、重大项目,加快重大产业布局,通过培植一批更具市场优势的产业链,避免“一业独大”的市场风险,实现多点开花。招商引资作为产业投资的“头道菜”,也要创新方式、精准制导,紧紧把握全球技术创新潮流和新兴产业动态,实施靶向招商,以持续有效的优质项目供给带动新兴产业投资。2016年,新区将力争引进产业项目投资400亿元以上,完成产业投资300亿元,继续保持产业有效投资的强度。

  另一方面,要优化要素配置,化解存量风险。杭州湾新区历史上平移式集聚的一批化纤、五金、传统家电等行业,在市场产能过剩冲击下,也不可避免出现了销量下滑、效益下降甚至经营难以为继的状况,同时也还存在着一批工艺落后、排放超标的低端产能。要通过制定新区企业亩均税收论英雄的考核评价制度,建立闲置土地股权转让等盘活政策,妥善处置好处于停顿状态的“僵尸企业”、长期不开工的“僵尸项目”,提高新区土地使用效益。通过“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边三化”等行动,加快一批落后产能退出市场。去年以来,新区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在一口气关停39家漂印染企业的基础上,利用原有土地厂房,引进培育以年轻人创业为主的众创园项目,盘活了1000多亩土地空间,在这方面开始了积极的尝试。

  二是外引和内育两手抓,增强创新发展的新动能

  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科技创新的增长引擎作用更加凸显。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是要解决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问题,通过创新驱动转换经济发展动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创新的主体是产业,创新的目的也是产业,宁波杭州湾新区作为产业大平台,实施创新驱动中有着产业基础等“硬”优势,但也存在着科技人才基础薄弱等“软”短板,要通过外引内育,实现扬长避短,在强化新区产业链基础上大力做强创新链。

  抓外引,打造产业创新平台。只有不断集聚好的产业,才能集聚优质创新要素。近年来新区通过培育汽车产业,相继引进了杭州湾汽车学院、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华东分中心、吉利汽车研究院等产学研项目,特别是吉利汽车研究院,将入驻各类研发人才8000名,目前已引进高端研发人才3000余名;围绕培育生命健康产业,正在建设的康泰博“杭州湾生命科技园”,将引进各类生物医药研发人才5000名以上,其中博士以上人才占10%以上;近日刚刚签约的广东同天“中国(杭州湾)e设计街区”,将引进工业设计企业150家,研发人才1000名,电商企业220家、从业人员4000名。

  抓内育,提升企业创新活力。新区目前集聚有400多家制造企业,每一家企业都是有着强烈创新需求的创新主体。要通过强化政策支持引导,特别是对有着创新发展规划的成长型企业实施“一企一策”的对点支持,降低企业创新风险,激发企业创新的积极性。要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创新力度,探索科技金融资本服务,组建新区科技信贷风险池,探索推进非抵押、非专业公司担保的科技信贷工作。

  三是制造业和服务业两手抓,加快产城人融合发展

  城市是打通供给侧和需求侧的重要载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之一是“补短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专门提到要“补齐软硬基础设施短板,加大投资于人的力度”。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城市功能越完备,对优质资源就越有吸引力,企业、项目、资本、人才就会纷至沓来”。

  宁波杭州湾新区以产业主要是制造业为立区之本,但由于远离周边城区,城市服务功能已经成为最大的“短板”———随着制造业规模达到千亿级水平,生产对现代服务的需求越来迫切,人才对高端生活的追求越来越现实。制造业与服务业相辅相承,是一个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铁律”。因此,新区在全力抓好制造业发展基础上,还要加快补齐现代服务业这块“短板”,关键一点是围绕以服务人为中心,加快产城人融合,扩大城市要素的供给。

  首先,要围绕建设“宁波杭州湾国际化滨海名城”这一目标,加强国际化水准的公共服务供给,包括便捷的交通出行、发达的互联网设施、优质的教育卫生文化休闲配置,形成相对完善的高水平城市服务体系。其次,要发挥新区杭州湾大湿地、海底温泉等特殊资源优势,适应现代人消费需求,做大海滨生态文章,大力发展健康休闲产业,打造以现代产业为底色的低碳生态型的杭州湾滨海花园。第三,要强化杭州湾新区接轨上海“桥头堡”的地位,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主动接轨,加强与长三角城市群的融合,加强与余慈地区的融合,强化城际间同城化效应,共融互补,打造新区开放包容、大众创业、实现梦想的杭州湾城市新文化。“十三五”期间,争取宁波杭州湾新区现代服务业的增长逐步跟上制造业的增长,2016年在道路交通、教育卫生、金融集聚区、体育公园、旅游休闲设施等方面的政府性投入将达到100亿元以上,是历年的一倍以上。

  四是减负和提效两手抓,充分激发市场活力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使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人民群众勤劳之手同向发力,以强有力的制度供给,推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对地方来说,制度供给关键是要把落实上级政策和创新地方服务有机结合起来。

  落实上级政策方面,重点是不折不扣落实中央相关减负政策,千方百计降低市场主体的创业创新成本,坚决不以任何理由增加创业者和企业的负担;同时按照省市改革部署,推进“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加快简政放权。创新政府服务方面,重点是要提高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服务群众的效能。就新区而言,一方面,近期重点是要落实好《宁波杭州湾新区条例》,加快政府管理主体职能到位,做到企业群众“办事不出区、服务享同城”。另一方面,要发挥新区大部门机构精简、体制负担轻的优势,集中精力抓项目,聚精会神抓发展,至始至终当好服务企业、服务项目的“店小二”。与此同时,要积极有为,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推动投融资、国有企业、户籍制度、保障民生等方面的重大改革,大胆先行先试,强化制度有效供给,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活力。(作者为市委常委、宁波杭州湾新区党工委书记)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