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主要矛盾新表述是对新时代伟大实践的正确判断
刘卓红
//m.auribault.com 2017-12-11 来源:南方日报
分享到: 更多

  新实践催生新时代,新时代呼唤新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对中国改革开放近四十年实践作充分总结的基础上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一个最重要的根本的变化就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认识到,报告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表述是基于对发展实践的充分把握的基础之上,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到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决定了我们党和国家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在继续推进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大力提高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取决于对矛盾的解决。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矛盾是复杂多样的,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基本矛盾表现在不同的时期,会通过社会的主要矛盾表现出来。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明确指出,在复杂事物变化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并在众多的矛盾中起着领导和决定的作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解决主要矛盾就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主要环节和工作重点。我们的工作主要针对问题,问题是矛盾的外在表现,对问题的解决就是对矛盾的解决。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阶段我们党和国家在主要矛盾问题上作出的科学判断,可以看出,主要矛盾的确立决定了我们党和国家在不同时期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奋斗目标。从新中国成立到土地改革完成时期(1949年—1953年),我们明确了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此时,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就是开展土地改革;土改之后,从1953年—1956年,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上升为国内主要矛盾,因此这一阶段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就是开展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在党的八大上,明确提出了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就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由此明确了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尽快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把主要矛盾表述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决定了我党的根本任务是以发展生产力为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全党全国的工作重心,即解决人民群众吃饭难、穿衣难的基本生活需要,改变生产力落后面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解决发展的问题;社会主要矛盾的这一表述一直沿用到党的十八大。从历史看,每一阶段我们党工作重心的转移都是依据社会主要矛盾来展开的。

  在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变化的深层原因是,我们经过近四十年改革开放实践,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伟大成就,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下一步面临的是如何由富起来变强起来的任务。然而,改革开放虽然取得巨大的成绩,但在发展实践中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社会发展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状况,民生领域还有很多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发展质量和效率仍有待提高等。也就是说,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的“蛋糕”虽然做大了,但没有达到“色香味俱全”的水平。由此看到,党的十九大对主要矛盾表述的变化不是凭空而来的,不是主观臆想的,而是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深刻认识的结果,是对改革开放实践的科学总结,是对新时代伟大实践的正确判断,是我党制定新时代目标任务的科学指南。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