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深刻认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张瑞敏
//m.auribault.com 2017-12-06 来源:解放军报
分享到: 更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庄严宣告:“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所作出的一个重大政治判断。这一重大政治判断是在科学把握时代趋势和国际局势重大变化,综合分析当前我国国情社情党情深刻变化,着力解决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基础之上所得出的科学结论。准确把握目前我国所处的新历史方位,是现阶段我们党制定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基本依据,也是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启新征程的现实起点。

从历史性变革到历史新方位

  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一个时间节点,它标志着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百年屈辱的终结,解决的是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时代主题。改革开放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第二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解决的是“发展起来”的问题,中国也由此进入了“富起来”的历史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站在了“强起来”的历史起点上。

  68年来,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再到改革开放,中国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跨越,发生了“天翻地覆慨而慷”的历史性变革:从缺吃少穿到稳定解决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从积贫积弱、“一穷二白”、重工业几乎为零,到经济总量雄踞世界第二,社会生产力在许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展现“风景这边独好”的魅力。这充分反映了数十年来几代人久久为功不懈努力的奠基,充分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所铸就的辉煌。5年来,我们党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而今,已经“发展起来了”的中国在政治、经济、社会制度上的优势更加显现,所焕发出的生机与活力正在更加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当惊世界殊”已经成为共识。

  党的十九大报告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特定内涵: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哿ν?摹⒎芰κ迪种谢?褡逦按蟾葱酥泄?蔚氖贝??俏夜?找孀呓?澜缥杼ㄖ醒搿⒉欢衔?死嘧鞒龈?蠊毕椎氖贝?U庖恍碌睦?贩轿唬?咽玖酥泄??用篮霉饷鞯那熬埃?哂兄卮罄?沸砸庖濉4幼菹蚶纯矗???粗谢?褡宕诱酒鹄础⒏黄鹄吹角科鹄吹奈按蠓稍荆??ち酥泄?厣?缁嶂饕宕犹剿鳌⒖?吹讲欢戏⒄埂⒔?肓讼喽猿墒斓囊桓鲂陆锥危?馕蹲趴蒲?缁嶂饕逶?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命力。从横向比较来看,则意味着我们对世界的影响更加深刻,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明确主要矛盾新变化,规划未来发展新方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要转化。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重要论断,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巨大成就,已经使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客观反映。从满足“物质文化需要”到满足“美好生活需要”,从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问题到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有着质的飞跃。之前提出的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是建立在当时中国社会“不发达”、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历史大背景之下。今天的中国已经告别了贫困、跨越了温饱,即将实现全面小康,生产力水平有了质的突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是习总书记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基本依据。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新时代需要着力解决的是中国“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解决的是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是如何更好地高质量地发展的问题。“美好生活需要”内容更广泛,不仅包括从吃饱穿暖到吃好穿好行好住好,从数量满足到品质享受,从衣食住行到全面发展,这些既有在“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等方面的客观“硬需求”,也包括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诸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等更具主观色彩的“软需求”。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对未来更高的期许。为此,十九大报告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这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这“14个坚持”基本方略是我们着力实现新时代发展目标的重要保障。

把握阶段性特征,踏上历史新征程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使命,也都会面临着每个时代具体的问题与挑战。对此,我们需要有清醒的认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新时代难题,既是事业发展的新课题,也是发展新动力。同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新的变化,并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们党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概念,就是因为认识到其内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今天,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八千美元左右,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却依然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这也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由此应该看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途依然山高水长,必须长期艰苦奋斗。习总书记号召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坚定信心、奋发有为,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96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李大钊说:“黄金时代,不在我们背后,乃在我们前面;不在过去,乃在将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将是进一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差距的奋斗历程,也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过程。以新思想引领新时代,以新使命开启新征程,民族复兴的巨轮必将乘风破浪,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作者单位: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南民族大学分中心)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