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方面所展现出的坚定信念、过人胆识和强大魄力,给国人以坚持中国道路的信心。前所未有的反腐业绩,赢得了赞誉,凝聚了民心。然而,当下中国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前面的路不平坦。当今世界,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经济全球化进程遭遇逆风,政治不确定性骤升,新一轮科技革命初见端倪,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风险相互交织,人类发展走到了一个充满变局的“十字路口”。在此历史转折之际,世界对中国充满了期待。成功创造了发展奇迹的中国能不能引领世界经济走出眼前这个峡口,重现广阔前景?终结了“历史终结论”的中国模式,能否经受住历史的考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梦想,能否如期成功实现?这是今天关注中国发展、关注人类前途命运的人们最忧心的问题,也是中国严肃的思想者们深刻思考的问题。跨过这个“十字路口”继续前行,中国需要汇聚更多的信心、智慧和力量。
一
刚刚过去的2016年,对中国又是充满考验的一年。一年前,世界对中国经济的前景并不乐观,而是多有担忧,甚至有机构预言,中国经济可能出现“塌方式”下滑。但是一年走过来,这些预言又落空了。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8年来,世界经济疲弱,并持续进行深度调整。在这个青黄不接的关键时刻,中国经济以其稳健发展和锐意改革之势,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担当重任。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6.7%,位居世界前列;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3%,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强大推动力。
然而,中国今天面临的问题也不少,正经受着巨大的挑战。虽然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但仍面临着一定的下行压力和各种困难,如产能过剩和需求结构升级矛盾突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金融风险有所积聚,部分地区困难增多。与此同时,过去近40年积累的问题已经突显:环境污染、资源枯竭、民生问题突出,贫富差距扩大、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加剧等。在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反腐败形成压倒性态势,但仍有一些人顶风而上,不收手不知止;还有一些人谈虎色变,不思作为。体制内外,追捧西方“普世价值”、否定中国道路的人仍然强势,思想舆论阵地争夺激烈。一些党员,甚至所谓的“优秀共产党员”,公开挑战政治底线,肆意攻击抹黑党的领导。家门外,以美国为首的外部势力恣意妄为,频频挑起事端,试图遏制中国发展。美国新总统特朗普上任后,对华政策出现变化,世界最大发达国家和最大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走向充满了不确定性。
诸多内外挑战叠加,考验着中国,考验着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定力和政治智慧。
二
中共十八大召开4年多来,作为“共和国一代”的中国领导人引领中国走新时期长征路,所展现出的“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的信念、勇气、智慧和魄力,给中国人民以强大的信心。人民也从中感受到中国领导人及其所代表的“共和国一代”的坚守与担当精神。
那么,“共和国一代”为何坚守?又为谁担当?
首先是对国家利益、民族复兴大任的坚守与担当。没有国就没有家,没有国家,13亿中国人就没有依靠。看看今天中东的乱局和难民潮就知道,什么叫做国破家亡。强权可以任意欺凌弱小,操弄别国的命运,世界是如此不公。中国是发展中大国,发展严重受制于资源、环境等硬约束。13亿人在自己的土地上追逐梦想,化解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挑战,何其不易!然而,一些外部势力从来都不希望看到中国强大,不断从软的硬的方面遏制中国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不惧艰难的坚守与担当就更加弥足珍贵。从整体来说,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就是坚持中华民族全民族的利益至上。因为,一个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中国,是13亿人安身立命之所在,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家园。
其次,在坚守国家利益的同时,是对人民福祉的担当。国家强大为了什么?是为了全体人民的利益,归根结底要落实到人民的福祉上。蛋糕做大以后怎么分配?应当遵循“人民福祉最大化”原则,也就是社会主义原则。以人民福祉为总的价值方向,真正将“不断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改革发展的总目标,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只有这样,国家才有凝聚力和竞争力,才能真正强大起来。广大人民群众也才能真正体认到家国一体,国家和人民乃至个人的利益是一致的,由此才会在坚持和维护国家利益上凝聚共识。
第三,坚守国家利益和人民福祉,唯有坚持中国道路。过去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尤其是苏联东欧的演变史和亚非拉国家的发展史充分证明,服膺所谓的“普世价值”、追随西方发展道路,解决不了大多数后发展国家自身的问题,反而会带来新的危机和灾难。各国唯有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才有希望和未来。而中国的成功恰恰就在于,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从1949年到今天,一甲子时光,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世界民族之林昂然站立起来。曾经积贫积弱的穷国,成长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国。这条成功之路,就是我们的中国道路——一条既不同于前人,也不同于他人,既是史上,也是世上独一无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三
中国道路有三个基本支撑点。
支撑点之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这是半个多世纪前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半个多世纪以来,虽历经风雨、波折与苦难,绝大多数中国人对这个党、对这个政权,仍然有很强的认同,也很拥护。新中国60多年来的历史证明,没有任何政治力量可以取代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领导地位。
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稳固有两个前提:第一,必须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第二,必须遵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就是说,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这就要求必须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保持其中华民族先锋队的性质。对于这个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告诫振聋发聩,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当牢记在心:“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那我们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被历史淘汰。这决不是危言耸听。”
同时,要真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治国理政的总目标。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是什么?民心就是老百姓的信任和支持。执政党如果偏离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目标,蜕化变质为利益集团,与资本集团沆瀣一气,就必然会失去民心,从而失去政权。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苏共亡党亡国的前车之鉴并没有过去多久。
支撑点之二,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建设一个社会主义共和国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共领导人对中国人民的承诺,也是当年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原因。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社会主义是一条新路,必然经历曲折求索。新中国在这条路上,也经历过一次次挫折、震荡和损失。但不论怎样跌宕起伏,都未构成对方向本身的否定。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共领导人坚决果断开启了改革开放道路,也毫不动摇地确立了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邓小平说:“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他还说:“如果搞资本主义,可能有少数人富裕起来,但大量的人会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中国就会发生闹革命的问题。中国搞现代化,只能靠社会主义,不能靠资本主义,历史上有人想在中国搞资本主义总是行不通。”
2012年中共十八大召开前,理论界有人主张丢掉共同富裕目标,希望中国走向资本主义道路。这种人的幻想注定是要落空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后,又有人一厢情愿解读说,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西方化、资本主义化,就是在经济上完全市场化、私有化,在政治上实行西式民主化。他们又一次失算了。他们低估了新一代共产党领导人在政治上、思想上和道路选择上的坚定性和成熟性。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我国国家治理体系需要改进和完善,但怎么改、怎么完善,我们要有主张、有定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流血流汗创造出来的伟大成果,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绝不是要西方化、资本主义化。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坚定“四个自信”不动摇。
支撑点之三,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主义顾名思义,是以全社会的利益作为最高目标。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是社会主义的真义,也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应尽之责。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中国正在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现有人掉队。他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使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目标已经明确,发展经济是实现目标的必要手段,发展仍然是硬道理。
人类历史不断证明,不同的主义和制度各有其不同的合理性和适应性,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环境下表现出不同的优劣。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谁能更好地发展经济,谁就能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国民福祉,谁就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
四
实践证明,中国的制度有着巨大的优势。从改革开放开始到2014年的36年间,中国经济平均每年以9.7%的高速持续增长,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间没有发生战争,没有对外扩张掠夺,内部保持了稳定,这在人类现代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精彩一幕。虽然现在中国经济的增速有所放缓,但只要政策对头,仍然可以稳定在中高速水平,跟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的距离会越来越小。
整个世界都目睹了汶川地震后超乎想象的大规模重建过程:19个省市以不低于1%的财力对口支援重灾县市,政府主导+社会协同,举国体制+市场机制。仅仅两年时间,崭新的城镇村庄就拔地而起,灾区实现了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的全方位跨越式发展。反观日本,2011年发生的大地震距今已过去6年,受核事故带来的重建高难度以及资金短缺等问题限制,重建之路仍然遥遥无期。这说明,以中国现有的经济实力和制度优势,我们完全有能力解决民生和发展问题,关键的问题是,要把我们的制度优势充分发挥好、利用好。
中国的制度优势何在?在于我们人多体大,在于中国共产党有上下动员的能力,在于举国体制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长。只要全党、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我们就没有过不去的关、搬不动的山。因此,要把我们的制度优势充分发挥利用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而不是一切交由市场决定。在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有些原则是坚决不能改变的。例如政府对市场进行有效监管,谨防市场失灵冲击正常的经济秩序;国家介入分配,更好地做到“限高,扩中,扶低”;在社会集团的利益博弈中,更加注重维护中低收入劳动者群体的利益,等等。
实事求是地说,中国今天的民生问题还比较突出,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诸方面的不均衡、不平等一直在扩大。这个矛盾依靠市场化是解决不了的,政府推动均等化才是解决之道。民生难题虽然有发展阶段性的客观原因,但其所产生的影响不容小视。这方面的“欠账”更是不容忽视,亟须解决。不断扩大和丰富我国社会制度、社会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因素,把社会主义的蛋糕做大做好分配好,这是党和政府责无旁贷的义务,必须全心全意履职尽责。
这是执政理念问题,也是政治方向问题。要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人民群众成为奔小康的主力军,成为中国梦的筑梦者。同时,“要始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一句话,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共和国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的人民,奔向“两个一百年”这趟追梦列车决不能把劳动群众给丢下。
(此文节选自作者新书《家国大义:共和国一代的坚守与担当》的后记)
(作者:资深媒体人、《凤凰周刊》原执行主编)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力量保证 | 2014-04-11 |
解答好培养新一代革命军人的时代课题 | 2014-04-11 |
以青春之我成就青春中国 | 2014-04-11 |
在践行“三严三实”中增强非权力性影响力 | 2014-04-11 |
中国道路何以自信 | 2014-04-11 |
从空前觉醒到伟大复兴 | 2014-04-11 |
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 | 2014-04-11 |
筑梦圆梦正当其时 | 2014-04-11 |
文学性是戏剧发展的引擎 | 2014-04-11 |
构筑果洛精神高地 | 2014-04-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