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重要讲话精神
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重要论述
胡维忠
//m.auribault.com 2016-09-19 来源:青海日报
分享到: 更多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四个扎扎实实”的重大要求,是党中央对青海工作的基本定位,是指引我们未来发展的行动指南。其中,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是青海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要坚持以生态保护优先理念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算好“绿色账”,走好“绿色路”,打好“绿色牌”,统筹推进生态工程、节能减排、环境整治、美丽城乡建设,坚决守住生态底线,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人类文明启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最为基础的条件,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对自然界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利用不讲建设,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是规律使然,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生态环境问题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既是发展问题、也是安全问题,既是社会问题、也是民生问题。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在人类发展史上特别是工业化进程中,由于人类对生态破坏而导致国家衰亡、文明转移的例证屡见不鲜。据史料记载,丝绸之路、河西走廊一带曾经是水草丰茂的绿洲,由于毁林开荒、乱砍滥伐,致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文明消失。我省三江源地区的玛多县,牧民人均纯收入曾夺取全国“四连冠”,由于发展建立在过度放牧、破坏生态上,违背了规律、发展不可持续,由原来的水草丰美变成湖泊锐减、草场退化、沙化加剧、鼠害泛滥,最终牛羊无草可吃,牧民收入大幅降低,从全国的“首富县”变成了国家级贫困县。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环顾世界,许多国家都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治理成本比当初创造的财富还要多,付出了十分沉重的生态环境代价。最早开始走上工业化道路的英国伦敦很长一段时间内是著名的“雾都”;20世纪40年代的光化学烟雾事件使洛杉矶“闻名世界”。殷鉴不远,“由环境而兴、因生态而衰”的教训极为深刻。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人类文明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要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

  特殊生态地位:决定了青海发展定位首先是把生态保护好,提供生态公共产品,以良好生态服务全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海的生态地位重要而特殊,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好“中华水塔”,是青海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来不得半点闪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关系民族未来大计,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多次就青海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青海的同志要当好生态的保护神,这些重要思想,使我们更加明确了青海在全国所处的战略方位,为治青理政提供了行动指南。

  青海的生态地位十分重要,无法替代。一方面,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青海湖是阻止西部荒漠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节点;祁连山作为“青海北大门”,其冰川雪山融化形成的河流不但滋润灌溉着青海祁连山地区,而且滋润灌溉着甘肃、内蒙古部分地区,被誉为河西走廊的“天然水库”;青海独特的生态环境造就了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独一无二的大面积湿地生态系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是高寒生物自然物种资源库,承担着维护国家乃至北半球生态安全的崇高使命。另一方面,青海国土面积的90%属于限制开发或禁止开发区域,生态十分脆弱敏感,保护好不易,破坏后很难恢复,任务重、责任大。保护好生态,对青海来说不是包袱而是机遇,它既是服务全国大局的需要,也是青海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以对国家人民、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第一战略、首要责任、紧迫任务,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做贡献。

  绿色发展路径:牢固树立生态保护优先理念,持续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建设,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坚持保护优先,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在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的要求下实现怎样的发展,理清了发展思路,明确了发展路径,指明了发展方向。实现可持续发展,守着“金饭碗”富起来,就必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向绿色发展要更高水平的“红利”,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以生态保护优先理念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谱写美丽中国青海新篇章。青海省情特殊、责任特殊,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共赢,坚持绿色发展、加快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是根本路径和重要抓手。一方面,要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树立起绿色政绩观、生产观,加快培育绿色生活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深入推进重大生态工程,坚持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相结合,完善“一屏两带”生态安全格局;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综合治理,不欠新账、多还旧账,建设美丽家园;加快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径,做好绿色发展这篇大文章。另一方面,要着力构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活方式,抓好西宁、柴达木、海东三个工业园区生态化、绿色化改造,推动向特色优势型、循环经济型、创新驱动型和园区带动型转变;培育节约型种植业、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推行设施渔业生产,打通产业链,实现农牧业循环发展,提升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科技化、组织化水平;加快生态旅游、绿色金融等循环型服务业发展,促进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相互融合,提高服务业现代化水平;强化敬畏自然、顺应自然、珍爱自然、维护自然的草原文化传统,探索创建草原生态文明,夯实草原生态与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的人文基础。

  承担起生态保护历史责任,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要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的关系,既要考虑全局的发展,又要兼顾局部的利益;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发展是硬道理,但只顾发展而忽视生态保护就是没有道理,以重视生态保护为由忽视经济发展也是没有道理;正确处理保护与民生的关系,保护生态就是改善民生福祉,把服务民生抓生态、改善生态惠民生的理念统一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之中;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既要立足当前、夯实基础,又要未雨绸缪、着眼长远,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作者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