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独家稿件-正文
【全总改革试点工作深度聚焦】
以职工群众需求为导向 拓展联系服务职工新渠道
夏 邑
//m.auribault.com 2017-05-23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全国总工会改革试点以建设“互联网+”工会工作新格局为手段,健全联系服务职工新载体;以实行工会工作社会化为抓手,丰富联系服务职工新途径;不断拓展联系服务职工新渠道,探索联系服务职工新机制,提升了工会组织吸引力凝聚力。

  当前,职工流动频繁,就业、生活、聚集方式日益多元化,如何着眼职工群众需求、千方百计做好服务职工群众的工作,是工会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全国总工会改革试点以建设“互联网+”工会工作新格局为手段、以实行工会工作社会化为抓手,不断拓展联系服务职工新渠道,提升了工会组织吸引力凝聚力。

打造“互联网+”工会工作新格局,健全联系服务职工新载体

  当今时代,社会信息化迅速发展,互联网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很多领域特别是工会工作的创新发展起到很强带动作用。构建“互联网+”工会工作新格局,是适应社会发展新形势、满足职工群众新期待的客观要求,是工会改革创新的重要方面。《全国总工会改革试点方案》提出要创建工会网上工作平台,打造全国工会系统服务职工网络载体,就是要把信息化真正应用在工会领域,全面提升工会工作效能,形成网上网下深度融合、互联互动的工会工作新格局。

  实施全国工会“互联网+”行动计划。全总成立网络工作部,推动将工会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重点工作纳入“十三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把打造互联网工作平台作为推进工会工作改革创新、提高服务引领职工能力的重要手段,覆盖职工超过5000万人。各地工会积极打造工会网上工作平台,互联网时代工会工作转型升级不断推进。

  推行“互联网+”工会普惠性服务。召开全国“互联网+”工会普惠性服务现场推进会,总结推广地方工会构建“互联网+”服务职工体系的经验。制定工会工作和会员信息基础数据库相关标准,强化工会帮扶、劳模管理、社会信用代码登记等服务职工相关系统的功能设计,依托中国职工教育网开发“职工驿站”APP,实现服务职工工作全方位。以 “一片心、一叠卡、一张网、一个家”为抓手,打造全国工会系统服务职工网络,充分发挥网络平台在信息时效性、互动性、传播率、送达率方面的优势,运用场景式服务、智能引导等新颖形式,开展职工关注度高、喜闻乐见的活动,促进服务“在指尖上移动、在移动中完成”,让“信息多跑路、职工少跑腿”,打造方便快捷、务实高效的服务职工新通道。

  构建联系动员职工网上网下“同心圆”。整合工会系统网络资源,实现联系网、工作网、服务网整体合一、工会工作线上线下互动融合、实体和虚拟两大空间共同开展工作,提高建网、用网、占网能力。首次召开全国最有影响力工会新媒体论坛,开展工会新媒体聚合联动行动,发挥工会系统9000多个新媒体账号作用,开展“网聚职工正能量 争做中国好网民”主题活动,积极参与构建清朗网络空间。充分发挥互联网社会动员功能,整合提升工会系统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等网络宣传阵地,打造工会联系职工的新媒体矩阵,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工作,让互联网成为贴近职工、联系职工、服务职工的新途径,唱响主旋律、集聚正能量。

 推动工会工作社会化,丰富联系服务职工新途径

  全总牢牢抓住改革契机,以工会工作社会化为重要抓手,不断发挥工会枢纽型社会组织作用。

  联系引导劳动关系领域社会组织。制定推进工会联系引导劳动关系领域社会组织工作意见,加强对劳动关系领域社会组织的政治引领、示范带动和联系服务,积极探索联系引导服务劳动关系领域社会组织新路径、新方式,接长手臂、形成链条、扩大影响。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开展调研,推动建设劳动关系领域社会组织数据库,开发建设全国工会社会组织工作信息服务平台,探索与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联合建立社会组织或社会组织服务平台,在基层培育孵化工会直接领导的劳动关系领域社会组织和志愿者队伍。通过改革,各级工会引导社会组织依法依规为职工提供专业优质高效的服务,逐渐改变了自我循环、封闭运行的状况。

  搞好维护职工队伍稳定工作。维护职工队伍和工会组织的团结统一,是厚植密切联系职工群众优势、履行工会维权基本职责的内在要求。针对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职工下岗失业、劳动关系矛盾可能激化等新情况新问题,加强调查研究、风险评估和会商研判。加强对劳动关系和职工队伍情况监测和研究,建立源头治理劳资纠纷试验区,发挥工会在劳资纠纷源头治理中的基础性作用,及时有力化解了劳动关系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有力促进了社会大局稳定。

  为工会工作社会化提供坚实的人力物力保障。把推动工会工作社会化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加大投入力度和工作力度,制定加强工会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推动工会社会化工作者纳入国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体系。积极搭建数据信息平台,建立健全结构清晰、数据准确、动态管理的工会工作和会员信息基础数据库,推动各级工会、工会各部门相关信息互联互通,切实提高信息采集率与数据准确性,努力突破数据壁垒、消除信息孤岛。

 深耕基层基础,探索联系服务职工新机制

  基层是工会工作的最前沿,是直接联系职工群众的基础和关键。全总改革着眼基层,不断创新联系群众的制度机制,把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作为工会组织、工会干部密切联系服务职工群众的主渠道、硬要求,真正使联系基层服务职工常态化、制度化。

  机关干部与职工群众的联系日益密切。全总建立了基层联系点、调查研究、基层挂职任职、定期接待群众来访、谈心和征求意见等5项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全总党组所有成员都确定了1个县级工会和1个企业工会作为联系点,直接到基层一线,了解实情和职工诉求。机关干部直接联系职工群众和基层联系点工作列入干部考核内容,以职工参与率、满意率、受益率为重点,探索建立了工会服务职工满意度评价制度。领导干部接待职工群众来访制度得到认真落实,机关干部到信访岗位、地方和基层工会服务职工窗口轮流工作制度不断建立健全。

  普通职工直接参与工会工作渠道更加畅通。建立职工群众参与工会活动设计、工作安排、先进表彰、评价监督等依靠职工群众推进工会工作的运行机制,在进行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时,问需于职工群众、问计于职工群众。各级工会坚持把“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各项要求贯穿改革全过程,真正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职工心里,使工会组织真正发挥凝聚人心、坚守前哨、冲锋陷阵的战斗队、工作队的作用,“工会就在身边”成为越来越多职工的真实体验。

  (作者单位:中华全国总工会研究室)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