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最近,3次报道,引发3个热点,河南乡村教师丁学玉被“顶替+辞退”、“34年总工资不过万”的遭遇牵动人心。教师蒙冤、官员麻木,舆论追打,但调查后的事实却呈现出一个完全不同的版本。档案显示“顶替”一说不成立,“辞退”或因超生违反当时计生政策,而“抹香香”的官员则表示,曾帮对方协调调阅档案,只是这段没播。(3月1日人民网)
又双???醋?恕W罱?坝呗鄯醋?纭闭娌簧伲?吧虾E?永虢?鳌薄ⅰ俺抢锵备鞠谱雷印薄ⅰ按甯咀橥旁寂凇钡龋?薏灰皇币??呗鄣?钪毡恢な底有槲谟小!澳ㄏ阆恪笔录?醋??绯鲆徽蕖H绾尾拍鼙苊庥咔榉醋?闪艘桓鍪贝?翁狻?/P>
反转新闻特征显著,大都经历网友爆料-新媒体热炒-传统媒体高调介入-权威部门盖棺论定-舆论反转的过程。其间,网友的不理性问题再次凸显,但其实怪不得网友。从心理学上讲,“弱者有理”是古今中外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当事实不清、真相不明特别是新老媒体反复引导时,同情弱者是一种原始的、朴素的正义感的表现。
媒体人的不专业、不敬业、不尽责当然需要深刻反思,竞争激烈永远不能成为守土无责的借口。如果说丁老师被“顶替”、“辞退”等尚属人云亦云、纠葛不清的话,那么某电视媒体对相关领导的选择性、剪辑性报道实属不该,“抹香香”被片面放大,其他真相被有意掩盖,这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在澄清谬误、明辨是非上,无论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只顾“打铁”,但没下“硬功夫”。
每一次舆论反转都是新闻行业的耻辱,特别对那些最具权威的传统媒体来说。尽管如此,把板子都打在媒体身上显然不客观、不公允,当地相关部门及负责人的失语更需要反思。事实证明,只要相关部门配合,揭开“抹香香”事件真相并不难,毕竟档案资料保存完好,而且历史见证人健在。那么,相关部门为何迟迟给不出一个说法?
早在2008年11月,《大河报》就刊发了题为《乡村教师调岗被“顶包”,“调查报告”七年三个版本》的报道,引发广泛关注。这么多年了,丁老师的“历史遗留问题”却依旧悬而不决,事实上,如果没有这3次报道引发的3个舆论热点,事实真相恐怕还要继续“遗留”下去,这才是事件背后的真问题——不闹不解决,舆论不关注不解决。
反转新闻不仅考验着媒体的专业精神和职业操守,更考验着权力部门的作为和作风。在人人都是记者的时代,政府部门如何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正确处理舆论热点、学会和媒体打交道,更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课题。
勇于承揽责任的精神不应远去2010-03-31 |
中国青年报:轮胎特保案:总统是靠不住的2009-09-17 |
中国青年报:轮胎特保案:总统是靠不住的2009-09-17 |
曹 林:道德缺失 无关地域2013-02-06 |
姜泓冰:政府要从踩踏事件中学会服务“群众...2015-01-21 |
领导“抹香香”抹黑了谁2016-02-25 |
冷对老教师,抹了“香香”丢了脸2016-02-25 |
寒假作业,想说爱恨都不易2016-03-01 |
“抹香香”事件反转是一堂新闻实践课2016-03-02 |
荆楚网:谁来给范县长“补课”2008-10-1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