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全球经济趋向平衡
//m.auribault.com2014-04-16来源:经济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与会代表走出IMF总部大楼会议中心。 本报记者 高伟东摄

IMF总裁拉加德主持召开新闻发布会。 高伟东摄

与会者在咖啡厅交流。 高伟东摄

会场内的舞蹈表演。 高伟东摄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2014春季年会上,促进全球经济持续增长、推进经济结构改革、有效防控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后的金融风险、深化国际合作和实施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等成为重要议题,来自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对世界经济进行了全面评估,创造更有活力、有利于就业的全球经济成为共同目标

  经济复苏温和脆弱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发达经济体的经济活动正在改善,但速度不一,许多发达经济体通胀仍低于目标水平,并且很可能继续保持温和。过去5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一直承担着全球经济复苏的重担,自2009年以来,其经济增长占全球GDP增长的75%。发达经济体增长的改善,意味着在发生巨变的全球经济格局中,复苏将会变得更趋平衡。

  驱动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财政紧缩的放松以及依然高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国经济自2013年开始回升,在强劲的个人需求和短期财政抑制作用得到缓解的支持下,表现尤为突出,预计美国2014年、2015年GDP增长将达到2.75%左右。欧元区作为一个整体已转为正增长,但只能称其温和复苏正在巩固,核心国复苏较强,欧元区南部国家复苏较弱,最近欧元区国家为建立银行业联盟而采取的措施令人鼓舞。在欧元区核心经济体之外,净出口促进了经济形势好转,国内需求的稳定也起了积极作用。发达经济体的更强劲需求促进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一直在放缓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活动在2013年下半年有所改善,预计其增长将从2013年的4.7%上升到2014年的4.9%和2015年的5.3%。亚洲将继续成为亮点,2014年平均增长将达6.5%以上。中国经济在2014年、2015年将分别增长7.5%、7.3%,继续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

  IMF预测全球经济增长从2013年的3%升至2014年的3.6%,比今年1月上一次预测下调0.1%,2015年将升至3.9%。虽然全球经济总体走强,发达经济体持续复苏,但部分新兴经济体增长前景不容乐观,影响全球经济增长的严重风险已经下降,但风险并未消失。发达经济体经济远未实现充分复苏,但货币政策的正常化(包括常规或非常规政策)目前已被提上议事日程,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而言,所处的环境正在发生变化,货币政策的正常化意味着金融条件将收紧,金融环境将更加困难。

  在这样的全球经济现状及未来发展态势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认为,世界正处于关键时点:走出几乎百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全球金融危机,温和且脆弱的复苏正在进行,但进展依旧缓慢,并且在复苏道路上面临多重风险、多重障碍。在彼此关联的21世纪,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如何维持全球经济更快、更好、更可持续地增长,成为当前全球面临的最重要任务。

  金融风险防微杜渐

  全球经济下行的新旧风险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第一,发达经济体尤其是欧元区低于预期的通胀水平给经济活动带来风险,过低的通胀预期会增加私人和公共实际债务负担并使实际利率上升,从而压抑需求和产出,以及增长和就业;第二,新兴市场风险加大,外部环境的变化给新兴市场及发展中经济体带来新的挑战,加上美国逐步退出量化宽松引发的市场波动加剧。从近几轮的波动看,新兴经济体基本面更加薄弱,即国内外失衡较严重的国家,可能会受到更大程度的影响;第三,地缘政治风险已重新浮现,尽管目前尚未对全球宏观经济造成影响,但加剧了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的下行风险。

  为了有效应对上述风险,IMF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建议,发达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应具备必要的通融性,最终的正常化应取决于价格稳定和经济增长前景。美联储继续逐步缩减资产购买规模仍是适当的。欧洲中央银行保持了通融性货币条件,如果通胀持续居低,应考虑采取进一步行动。欧元区应在近期所取得进展的基础上,完成建立银行业联盟的工作。

  无通胀压力、具有可信政策框架和充分政策空间的新兴经济体和经济活力高的低收入经济体可以采用通融性货币政策,以应对增长的减缓。通胀水平高的国家应采取适当措施,包括收紧货币政策。金融风险不断上升的经济体应加强监管。需要实施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为此,应当让汇率随经济基本面的变化而变动,促进外部调整。为了应对大规模波动不定的资本流动带来的宏观经济或金融稳定风险,在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必要调整的同时,可以采取审慎措施,适当时还可采取资本流动管理措施。低收入经济体应巩固最近在降低通胀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与美联储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相关的讨论是本次年会的一大热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朱民强调,在美联储开始逐步缩减购债规模的背景下,市场将迎来一轮重新定价,过去由流动性充盈支撑的资产价格将承受压力,而有实体经济增长支撑的资产价格会更被看好。在资金吃紧并开始回流至发达经济体的背景下,新兴经济体需要格外谨慎,不能过度依赖外部资源。市场波动往往会对财政状况最薄弱(财政赤字、经常账户赤字、外债过高)的经济体造成冲击。

  拉加德则对发达经济体的“低通胀”表示了深深的担忧,认为没有充分的政策雄心,没有各国的通力合作,世界经济可能跌入中期低增长的陷阱,且付出高昂代价,即收入增长缓慢,失业和收入不平等改善不足。

  治理改革仍需推进

  全球经济还没有到高枕无忧的状态,仍然需要采取雄心勃勃的措施,全球经济迈向更快、更可持续的增长,需要所有国家加强合作。拉加德指出,今年2月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承认,各国自己采取正确政策行动加上各国之间的恰当合作可在未来2年使全球GDP多增长2个百分点,只有各国齐心协力采取正确的政策措施,才能推动全球经济进入“高挡运行”的轨道。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张,应迅速、一致地实施全球金融改革并加强监管合作。重点包括:解决“太大而不能倒”的问题并对具有系统重要性的公司实施有效的跨境破产处置;解决影子银行业对金融稳定造成的潜在风险,同时提高衍生产品市场的安全性,以支持金融稳定和一体化;在改善数据提供、克服数据缺陷、提高财政透明度、打击跨境逃税和避税、提高公司实益所有权和其他法律安排透明度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对于在推动2010年商定的IMF份额和治理改革方面出现的一再延迟深表遗憾。按照IMF议事规程,涉重大改革需要占总投票权85%、超过五分之三的成员同意,但作为IMF最大股东、投票权占16.75%的美国迟迟未能批准,导致这项改革至今仍然搁浅。IMF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主席、新加坡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尚达曼表示,IMF的这些改革不仅仅是对该机构的改革,这些改革还将使世界更加安全和美好,因为IMF提供了重要的公共物品。

  尚达曼认为,各国部长们具有寻找IMF份额和治理改革方案出路的“强烈善意”,并且就保持IMF强大和资源充足的绝对重要性达成了共识。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公报及IMF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公报都强调,实施2010年通过的IMF份额和治理改革方案是当务之急,敦促美国尽快批准这些方案。拉加德则明确指出,IMF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将2014年底定为批准2010年份额和改革方案的最后期限,如果美国届时未能按期批准,IMF将在现有工作基础上制定下一步方案。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